江报直播室:江西首推“万家屋顶计划” 让光伏像家电一样走进家庭

22.11.2013  13:07

  源文链接: 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13/11/22/012811720.shtml

  核心提示:

  在屋顶上装一个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环保节能又省钱,用不完的电还可以上网,这样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曾经价格高昂的光伏发电正在进入寻常百姓家,截至10月中旬,江西省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一期结束,1773户居民申请建设“屋顶光伏电站”,超出了政府预期的1000户,75户已建成并网发电。

  对于家庭来说,闲置的屋顶不仅可以发电自用,还有钱可赚,是一种新的投资项目;对于企业来说,随着政府的大力推进,光伏发电的“玻璃门”被打破;而对处于低迷期的光伏产业来说,走上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能否推动产业挺过难关,摆脱困境,亦成为关注的焦点。

  新余赛维用光伏发电板建成的自行车棚。本报记者海波摄

  嘉宾:

  刘静 省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

  刘涛 江西利华兴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松云 江西日普升能源公司经理

  胡家齐 南昌市民

  主持人:

  本报记者张雪 郑荣林

  “第一个吃螃蟹”肯定不会吃亏

  画面:11月19日上午,在南昌市民胡家齐家的屋顶上,一套由20块太阳能光伏板组成的微型发电站惹人眼球,这是我省首个“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并网发电项目。这个“家庭电站”每天能为他家带来20度清洁能源。从9月6日并网发电以来,这套系统共发电1122度。

  主持人:我省“万家屋顶计划”实施后,你如何成了率先“吃螃蟹”的居民?

  胡家齐:其实,南昌市之前就有人安装了家庭光伏发电设施,我一直都在关注,即使政府没有补贴,我也会考虑。只是,有了“万家屋顶”工程,积极性更高,毕竟能够节省支出。我家住顶楼,夏天热,安装了太阳能板后相当于建了凉棚,隔热效果比较好;再就是响应国家号召使用清洁能源,“第一个吃螃蟹”不会吃亏的,肯定能享受优惠政策;实行阶梯电价之后,用电成本比较高,自建光伏电站可以降低家庭用电成本。

  主持人:就目前情况而言,建设“家庭电站”投入不少,这笔账划不划算?

  胡家齐:算过账的,尽管初期投入较大,但这确实是划算的“买卖”。“家庭电站”总投资5万元,按照省里政策,可获约2万元补助。一个5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发电5000度左右,目前上网电价为每度0.475元,国家补贴每度0.42元,也就是说一度电可卖将近0.9元,这样一年的受益就有4500元左右。

  而且,我家的用电量较大,一年约8000度。按照我省阶梯电价计费标准,年用电量在4200度以上的,电价为每度0.9元,我现在家庭用电是“自产自销”,节省了阶梯电价这部分的支出。以此计算,5年收回成本没问题,而“家庭电站”的使用寿命能达25年,这意味着还有20年的“盈利期”。

  主持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庭电站”还是新生事物,从申报到建设的手续是否繁琐?

  胡家齐:实际上,操作流程很简单,手续也不复杂。只需在县区能源或供电部门填写申请表,再委托一个服务商,跑能源局、供电局,设备安装等所有工作都由服务商负责,可以说是一站式服务,从申请到并网发电,只要一个多月时间。

  不过,如果有意向,自己要多做点“功课”,产品性能、服务商技术实力等都要心里有数。尽管光伏发电有诸多好处,但也存在风险,要有心理准备,如遇到大冰雹就可能把光伏组件砸坏,安装在屋顶的设备能不能扛住十级大风等。

  主持人:家庭屋顶发电,作为一种投资,其回报还有待检验,你们在推出“万家屋顶计划”之初,有没有考虑过市场反响?

  刘静: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又称“万家屋顶计划”,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万户有条件的民居屋顶,按照每户最大不超过5千瓦、平均3千瓦的装机水平建设户用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力争3年建成1万户。只要屋顶产权明确,能够承受光伏组件的重量,附近的电网有能力接纳,就可以申请。一个5千瓦的家庭发电系统,平均需要投入4.5万元,政府补贴之后,实际投入2.5万元,5年半回收投资。

  作为一个投资项目来说,这个回收期是不长的。因为一个光伏发电系统在正常运行20年之后,仍有80%的发电能力,也就是说有十多年的时间是净赚的。实际上现在这个项目在老百姓中反响强烈,我们第一期预期1000户,但是很快就有1700多户报名,不得不设置截止日期,否则报名用户会更多。这个工程现在在11个设区市铺开,有些地市报名情况非常踊跃,像南昌、吉安、萍乡都要求我们赶紧启动二期,说明老百姓很会算账。另一方面,老百姓已有了使用新能源的消费观念,而政府以及国家的补贴也很有力度。

  打破“玻璃门”让光伏发电像冰箱、电视机一样进入千家万户

  主持人:作为供应商与服务商,我省“万家屋顶计划”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变化?

  刘涛:我一直在上海和浙江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服务,去年回江西创业,从事光伏工程设计,但因为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业务非常少,一年只有两三户,都是用电价格较高的商业用电客户。“万家屋顶计划”实施后,目前我们已在南昌安装了40余户居民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可以说,光伏发电市场彻底打开了。

  李松云:可以用“火爆”来形容今年的市场。我们有4个安装服务队,国庆节期间都没有休息。从8月到现在总共安装了约60户,手上还有上百户订单。现在业内都认为居民光伏发电市场将迎来井喷,不久的将来光伏发电会走进千家万户。“万家屋顶计划”起到催化剂作用,示范效应明显,我们的许多客户都是因为看到邻居或亲戚安装后,找上门来。

  主持人:光伏发电市场有怎样的变化?

  李松云:公司2005年成立,是一家生产太阳能中、小型光伏组件和太阳能应用产品的大型企业,既是组件供应商,也是应用服务商。在我省“万家屋顶计划”和国家鼓励政策出台之前,我们主要是给市政工程、商业用户提供太阳能照明和太阳能应急电源,居民用户占比不足三成。

  其实,我们几年前就看到了居民家庭光伏并网发电的庞大市场,但是由于政策性障碍,一直没办法进入,最大的问题就是居民光伏发电站无法并网。现在供电部门对居民光伏发电并网不仅不设限,还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市场就被激活了。

  刘涛:从技术角度而言,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早就不存在障碍,关键是之前存在“并网难”的问题,如果光伏发电要并入电网,对电网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都有要求。今年国家和我省相关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电力部门开辟了光伏发电并网项目“绿色通道”,原先所谓的“玻璃门”已彻底打破。相信随着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以及应用范围的拓宽,未来的成本将逐年下降,大范围推广光伏发电的条件将更成熟。

  主持人:此前,有人预言并网操作起来不容易,家庭光伏发电或成为“圈内人游戏”,实际上是这样吗?此次“万家屋顶计划”是不是有打破“玻璃门”的含义?

  刘静:从去年国内个人建设家庭光伏发电的例子来看,的确有很多熟悉光伏发电的“圈内人”,但参与我们万家屋顶第一期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至于打破“玻璃门”,应该这样说,作为一个发电项目,是需要很多审批程序,因为电网需要有安全保障,以前在政策不明晰的情况下,的确可能存在审批困难的情况,但我们现在推这个项目,就是要通过优化政策,破除阻碍大家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的体制机制因素,让光伏发电像冰箱、电视机一样,让老百姓方便地使用。因此,我们简化了审批和并网的程序,万家屋顶申请填个表就可以了,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对于并网也很支持,我们还在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刺激需求扶持我省光伏企业做强

  主持人:听说政府给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第一期是40%,之后会逐渐减少,如果补贴减少,市场会不会受影响?

  刘静:目前,家庭光伏系统的成本是9元/瓦,在“万家屋顶计划”第一期我们给予4元/瓦的补贴,其实超过了40%。但是一个市场的推进,光靠政府补贴是不够的,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的推动带动市场对这个产品的认识,使之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下消费光伏产品。在这个项目后续的推进中,我们会根据市场反应逐步降低补贴额度。我们相信,市场和用户会逐步加深对光伏产品的认识,接受光伏电站。

  主持人:这两年,受出口受阻影响,国内光伏产业陷入低迷,作为光伏产业大省,“万家屋顶计划”对于我省光伏产业将带来多大利好?

  刘静:由于欧盟双反,关闭了大量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大门,这两年,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寒冬。国家出台各类补贴政策,扶持光伏行业走出低迷。“万家屋顶计划”是国内第一个支持家庭光伏电站的省级地方政策,引起了全国光伏行业的普遍关注。从政策上,如果通过我们的推动,让光伏像家电一样走进家庭,光伏的应用领域就得到了扩展,这对光伏行业是很大的利好;从产品的开拓上,家庭光伏电站对一些电网还比较薄弱的地区有很大吸引力,通过“万家屋顶计划”可以引导企业开拓这块市场。“万家屋顶计划”是一个示范项目,我们的希望是让光伏像家电一样走进家庭。

  近几年,光伏发电系统每瓦造价从20至30元降低到现在的9元,是光伏发电能够进入实用的最重要原因。江西是光伏大省,我们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引导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提高技术水平。我们也通过各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转换效率,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近期江西省又发布了《促进江西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进一步扶持光伏产业发展。一系列政策利好,将促进江西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设相继展开。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大江网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为进一步加强与网友、读者的互动,我们真诚地向你征集话题,并希望得到你的意见与建议。联系电话:13870697972。

  登录大江网(http://www.jxnews.com.cn),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实况。文字整理、摄像:本报记者张雪、郑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