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丹山路——南昌大学探索教育事业改革新路

20.12.2013  13:37

  改革蓝图凝聚信心,展望前景振奋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南昌大学党委和全校师生,结合学校未来10年发展实际,提出“强学科、精管理、惠民生、兴实干”等改革新思路、新措施,意气风发地迈上了奋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

  岁末的前湖之滨,改革热潮正奔涌向前。

  人才培养,大学的根本使命

  从1993年起,南昌大学走过不平凡的20年:第一个10年,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走过融合发展的10年,奠定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第二个10年,新校区建设成绩斐然,走过建设发展的10年,拥有了办学条件一流的前湖校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学校第三个10年发展指明了方向。”南昌大学党委书记胡永新说,全校要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瞄准“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谋划好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一所大学,明白根本使命,才能明确方向。”南昌大学教职工深深感到,大学核心在于“”。没有学生,大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没有学者,大学就没有存在的根基;没有学术,大学就没有灵魂;没有学科,大学就没有载体;没有学风,大学就没有品格。在办学的关键问题上,南昌大学形成了广泛共识:提出“顶天立地”办学新理念。“顶天”,就是在人才培养上,着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学术研究上,不做跟风性的学术研究,而是敢于在前沿性、前瞻性上下功夫;“立地”,就是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将“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作为学校发展目标,将未来10年定为充实内涵、提升综合实力的10年。明确“三感”新要求,在南昌大学,让学生有自豪感,教职工有尊严感,全校的师生有成就感。

  内涵发展,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按照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南昌大学全面深化教育事业体制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提出了“强学科、精管理、惠民生、兴实干”的发展新思路。强学科是内涵发展的总纲,精管理是发展转型、提质增效的途径,惠民生是办学宗旨,兴实干是一切工作的保障。

  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表示,强学科就是通过强人才、强研究、强培养、强平台、强学科群来整体提升南昌大学的学科水平,打造若干个有影响的学科群、优势学科。为此,要做到“三个产出一个夯实”:产出一批国内外学科带头人,产出一批标志性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产出一批特色优势学科、交叉新兴学科,夯实一批基础学科。

  与此同时,南昌大学改革科研管理机制。强化大学是学术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强调讲江西话、办江西事,紧扣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瞄准国际前沿以及一些优势学科,以善于“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气魄,整合学科、人才、科技资源,培育科技创新优势和特色。

  如今,南昌大学一批新措施进入实施阶段:瞄准学院学科调整,实施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和学科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启动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使医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及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启动人才签约招聘计划,根据“引进、培养、稳定、提升”八字方针,每年投入2000万元,连续实施5年,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利用董事会、校友会和发展基金会,加强国际合作,用国际化带动高水平。

  桐花万里丹山路。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南昌大学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必将推动学校发展迈入新的阶段。

  本报记者李文亭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