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

14.12.2015  11:08

省安委办将组织督查组赴全省各地开展安全生产督导调研

               

      日前,省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强化“红线”意识

                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生产经营建设任务重,节日节庆集中活动多,人流、物流、车流量大,恶劣天气变化快,这些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检查、再督促、再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

                “要在前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排查的基础上,集中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检查盲区和死角、查处的隐患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否健全,巩固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成果。”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建立台账,实行隐患登记、整改、销号的全过程管理和督办制度;对未整改完毕的,要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限期整改到位。要采取暗查暗访、重点抽查、跟踪检查等多种方式,深挖细纠、查缺补漏,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省安委办将组织督查组赴全省各地开展安全生产督导调研,同时组织若干专项督查组,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进行督查检查,推动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突出重点排查隐患

                要突出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及油气输送管道、烟花爆竹及民爆物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粉尘涉爆等领域专项治理。扎实推进煤矿瓦斯、水害、火灾隐患治理和整顿关闭工作;扎实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三项监管”、“五化”、露天采石场专项整治和尾矿库整治;扎实推进烟花爆竹企业许可证过期、企业分包转包、“三超一改”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使用非危爆物品运输车辆运输烟花爆竹;扎实推进化工行业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和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特殊管控和罐区安全整治;扎实推进液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切实消除隐患。

                要深化以“营转非”大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班线客车、旅游包车、校车等5类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管理为重点的道路客运安全整治;深化危险性较大建筑施工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治理,严防脚手架垮塌、高空坠落、构筑物倒塌等伤亡事故;深化劳动密集型企业与人员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与隐患治理。

                要结合实际,有效组织供电、民用爆炸物品与城市燃气隐患治理工作。对无证、证照不全、超许可范围、不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等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一经发现,依法采取“四个一律”和停产、停建、停电、停供、扣押、关闭等强制执法措施,从严查处,打击到位。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特别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要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安全社区建设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全社会安全素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要从严从快查处事故和追究责任,实行更加严格的事故“黑名单”、事故退出等机制,以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要认真总结“十二五”安全生产经验,抓紧研究制定“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落实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强化协调联动机制

                在协调联动上,通知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预报预警机制,督促有关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物资储备等工作,加强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重点部位的巡查监控,落实防火防尘、防寒潮大风、防雨雪冰冻灾害、防冻裂泄漏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间的预报预警、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和通报制度,及时将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通知到基层和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的落实,确保反应迅速、灵敏、高效。要密切关注互联网、新闻媒体披露及群众举报的事故信息,对情况属实的事故要及时按规定上报并妥善处置。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生产安全事故和其他紧急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保持安全生产信息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