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创新农业综合开发力推现代农业发展

26.12.2015  10:09

  近年来,九江市转变思路、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不断放大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十二五”期间,该市年均投入资金1.5亿元,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60余个,走出了一条推进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特色路。

   夯实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基础

  在平原地区,九江市重点推广“标准格田”建设模式,通过对水、土、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实施蓄水池、山塘改造、拦河坝等大型水源工程,实现了土地集中连片、排灌分离、高产稳产。永修县立新乡项目区、都昌县蔡岭镇项目区突出打造区域性粮食、油料生产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均超过1万亩,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后,亩均增产近150公斤,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在丘陵地区,九江市大力推广“等高格田”建设模式,按等高线分层次进行田块土壤深翻、整平和改良提升土地肥力,按特色产业的耕作特性设计布局泵站、管道输水、滴灌、喷灌等工程,再结合特色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当地自然环境,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地处九江市城郊的九江县和瑞昌市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建设了城郊蔬菜基地2万亩,有效提升城市蔬菜供应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修水、武宁等山区县,九江市结合田少山多、地小土薄、道路不畅的实际,大力推进扶贫移民和生态治理,按照田块相对规整、排灌通畅、通行便捷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有序推进贫困户搬迁下山,将特色产业引上山头。通过综合治理,昔日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贫瘠之地,如今全部种上了茶叶、香榧、山核桃、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重新披上了绿装,不仅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山区生态环境,还引导贫困人口发展山林经济,实现了脱贫致富。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九江市区域特色明显,农业资源丰富。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按照产业集群化、基地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模式,把项目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日趋完善。

  该市积极将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为农业主导产业,每个县(市)都选择了一到两个产业进行集中连续扶持,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在九江县、瑞昌市等近郊县(区、市),着力发展城郊蔬菜产业满足城市“菜篮子”需求;在彭泽、都昌、湖口等淡水资源丰富县,着力发展水产为主的养殖业;在星子、武宁、永修等旅游资源丰富县,沿景区布局“农家乐”“采摘游”等休闲生态旅游产业;在修水等山区县着力培育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该市11个开发县(市)基本形成各具特色、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成为当地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该市还坚持以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扩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效应。在产业基地建设中,坚持“农发项目到哪里,基地就建到哪里”,不断推进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逐步构建起“依托产业建基地,围绕基地扶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在示范园区建设中,按照“一县一园”的思路推进资金整合、资源集中,着力建设了一批产业特点和区域特色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近年来,九江市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资金2亿元,建设各类农业产业基地近30个,总面积近10万亩。

   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该市积极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连续扶持和培育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推进了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坚持“外引”一批。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和资金优势,筑巢引凤,招强招大。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增加财政扶持力度,一片片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地山坡被改造成了投资热土。永修县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虬津镇沙洲荒坡地进行综合治理,引进香港宏康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公司流转土地2.5万亩,实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产销两旺。

  注重“内培”一批。挑选一批内部潜力大、发展前景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的本地农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连续扶持,培育其成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助推器。九江县积极创新扶持方式,开展产业化经营信贷担保试点工作,近两年担保融资规模达到2亿元,带动了当地生猪、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大发展。修水县宁红集团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撬动,投资1.4亿元打造了茶文化产业园,并扩建茶园基地5500亩,产品外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