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文明建设探路——看山江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样本意义

14.08.2015  12:57

参天古楠成荫,田间瓜果飘香。近日,记者走进靖安县高湖镇高湖村古楠村,顿觉神清气爽。干净平整的路面,排列整齐的垃圾桶,房前屋后繁茂的果树,让人感觉行走在一幅优美的田园画中。

绿水青山和乡村共同写就美之画卷,这种动静相宜的景象在高湖镇随处可见。作为省山江湖委办选定的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2014年1月,高湖镇与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安福县寮塘乡、婺源县江湾镇、余江县平定乡、分宜县凤阳乡、安义县新民乡和瑞金市沙洲坝镇8个乡镇一道启动这一工程,由此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嬗变。

这一崭新探索,也成为江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过程中,接地气的微观缩影。在不久前举办的山江湖工程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部农业环境污染咨询委员会专家朱立志赞赏道:“试验区在实践中创造了农村居住环境和农产品产地环境协同治理的生态人居先进模式。

农村环境整治的困惑,主要来自于日益骤增的生活垃圾。在古楠村,村口有现代化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设施,村里每5户拥有1个垃圾桶,构成一副网络严密垃圾收集体系。在政府的补助下,村民每月只需交一元钱,就能确保保洁工作正常运转。

在村镇东头,一片绿意盎然的“湿地”上,茭白、水芹菜等10余种水生植物长势良好。“这是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省山江湖委办科技专家介绍,周边村民的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分别排入这里,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可吸收污水中的COD、氨氮、总磷等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物;池底的沸石、底泥等填料及各种微生物,可沉淀、过滤或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而这些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能达到一级A类标准。

生态农业项目被请进来,并融入“互联网+”。古楠村成立了“圣康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及“古楠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起生态农产品远程监控系统,可对村水稻、白茶、鸡、鸭、鱼、猪等农产品的种养过程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并同步展示。

像高湖镇一样,结合自身区位和特点,每一个生态文明试验区都有一套自己的建设方案:信州区沙溪镇以城乡产业联动为特色;余江县平定乡主打双季稻高产粮区概念;安福县寮塘乡以特色产业驱动型为特点;分宜县凤阳乡突出城郊特色农业;安义县新民乡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婺源县江湾镇定位乡村生态旅游;瑞金市沙洲坝镇发展红色旅游。

省山江湖委办主任戴星照表示,这是山江湖工程在新常态下迈出的崭新一步。选取不同模式,就是打算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为广大农民提供样板和成套技术,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创经验、探路子、出典型。

如今,这些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试验方案,使乡镇村居环境大改善。信州区沙溪镇已构建起垃圾“户集、村(居)收、镇处理”模式;余江县平定乡彻底解决了猪场粪便乱排放导致的污染问题;分宜县凤阳乡实现雨污分流技术收集生活污水。

生态产业同时“高效化”。试验区大都依托当地资源,突出“绿色”,如信州区沙溪镇的夏布加工,分宜县凤阳乡的“瓜果葡萄苗”,安义县新民乡的苗木林果,余江县平定乡的绿色水稻,瑞金县沙洲坝镇的脐橙、油茶等产业均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

眼下,首批8个省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启动建设了100余个项目。省山江湖委办及地方配套资金8000余万元,引入社会资本和民众投入近1.2亿元,建起涉及生态修复与保护、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生态产业、能力建设等五大领域的18个(类)试验示范基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刘纪远认为,在江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山江湖工程已从此前“治湖、治江、治山、治穷”的理念,转向现在“富山、富水、富湖、强生态”的新理念,从而实现发展升级。

沿着这条崭新航路,山江湖工程正奋力创造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范例。(记者 宋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