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倒逼改革过去30年屡屡验证 当下正面临第四波
制图:潘旭涛
上海自贸区
屠知力摄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刘道伟绘
开栏的话: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开放倒逼改革”的逻辑,在过去30多年中屡屡得到验证。在全面深改年代,这种逻辑同样适用,并在从上到下各个层面的改革中,展示出了全方位的影响。
本报从国家、地方、部门、行业等四大方面,对这一逻辑进行深入探讨。无论宏观层面还是行业层面,我们看到,开放都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推动改革。
开放倒逼改革,并不是什么新鲜说法,却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无论是在作为“压力测试平台”的上海自贸区,还是跨度极广的“一带一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年代,中国开放都发挥着引擎的作用,强力推动改革向纵深挺进。
随着又一波“开放倒逼改革”高潮的来临,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地紧密,需要面对的挑战也比以往更为细腻而具体。如何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对接,如何实现中国与各国更为良性的互动,都需要将开放所带来的冲击,转化成深化改革的成效。
中国开放效果如何?也许未来,要由改革成果说了算。
第四波 “开放倒逼改革”
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三波“开放倒逼改革”,当下所面临的是第四波。
第一波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特区成为中国开放的试验田,既为中国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与先进的经验,也带来了市场经济,并进而对原有的体制机制造成了冲击。计划经济的许多束缚,在不断改革中被冲开。
在“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背后,是在开放过程中,这座城市为中国开创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土地管理体制、外汇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股份制等诸多重大改革措施,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了突破。
第二波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此时,浦东新区成为先行者,在开放过程中,倒逼启动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
“开放浦东,标志着开放由沿海向沿江、内陆纵深拓展。浦东率先开始培育证券、期货、产权等要素市场,开启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积累了宝贵经验。”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这样认为。
第三波出现于21世纪初。在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开始与世贸组织的规则相衔接,并由此开启了诸多领域的改革,仅法律法规就废止、修改和制订了数千条之多。在关税减让、消除贸易壁垒、完善国内贸易法律体系等诸多方面,中国都进行了改革。
除了在制造业领域履行开放义务外,中国还借入世之机,加强了以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市场开发开放力度,并因此而逐渐放开了许多业务领域。
第四波开放则在当下开展得如火如荼。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给了中国一种全新的接触世界的方式。这个新一轮开放的试水者,在产生一系列成绩的同时,再次发挥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精神,获取了诸多宝贵经验。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市政府参事王新奎看来,中国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中国正在从过去接受规则的角色转变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而世界也不能离开中国自说自话地制定规则。
在王新奎看来,上海自贸区就是一个“开放倒逼改革”的压力测试平台,目标是营造一个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核心是通过改革使政府管理经济、管理贸易、管理投资的行为国际化。
“开放不断增强社会机体的活力。高压力、可比选、强竞争等多样性的特点必然会带来应激反应、鲶鱼效应和溢出效应,从而倒逼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社会机体的活力。”沈晓明认为。
回首历史,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过去30多年间,每10年左右就会迎来一波“开放倒逼改革”的高潮,每一次都将中国推向了更高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