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弘扬抗战文化精神更需常态机制

06.09.2015  18:45

  今年9月3日是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不仅有天安门广场的大阅兵,还有抗战文化的回顾展,其中就包括了央视和地方卫视播出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抗战大型纪念歌舞晚会、原创的抗战动画片展播、抗战电影、抗战书法美术作品回顾展等,不仅如此,“红色旅游”也因此风生水起,缅怀先烈,拥抱和平,抗战文化教育是一次精神和心灵的洗礼,更是传承抗战文化的积极行动,值得欣慰。

  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9.3纪念日的渐渐远去,抗战文化纪念活动也随着时间点的过去而慢慢弱化甚至销声匿迹,弘扬抗战文化精神,固然需要运功式的轰轰烈烈一段时间,但是更需要细水长流的常态机制,灌输抗战文化和精神,唯有通过来日方长的点点滴滴的学习和滋养,才能够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抗战文化,喜欢抗战文化,将抗战文化文而化之,变成自己的人文素养,变成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人生力量。

  中华民族的一部抗战史,既是战争史,也是文化史,包括军事文化、指挥文化、军械文化、文学文化、保障文化、游击文化、音乐文化、美术文化、书法文化和遗存文化等,在这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抗战文化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震荡、情感的冲突与观念的嬗变。抗战文化既饱受了内忧外患的煎熬,也释放出了巨大的艺术生命与艺术激情,写下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特殊而辉煌的篇章,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需要后人铭记和发扬光大。

  抗战文化最动人之处就在于,抗战文化将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火热的抗战生活,激发起了无数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用最滚烫的艺术之心善待艺术,创作出了无数脍炙人口和不朽的艺术篇章,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1944年,傅抱石在《中国绘画在大时代》一文中满怀激情地写道:“中国画的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而这种精神又是和民族国家同其荣枯共其生死的。”潘天寿更是明确地指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

  对于抗战历史的文化还原和展现,需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尽可能还原历史,而不做解构与戏说,更不能亵渎。抗战文化陆续走进观众的视野,抗战历史不能被搞笑演绎或戏说,而应正视国殇,展现中华儿女的英勇抗战精神,抗战文化从不同角度透视和反思抗战历史,要传达出对和平和正义的呼唤。尊重历史、立意正确、创作和制作精良的抗战作品,才能真正立得住。抗战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客观、真实地对历史进行展现和反思。毕竟,强大的国家需要公民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和政治理性,否则会变成软骨头。

  作为文化艺术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不忘国耻,将抗战文化化作强大的精神支柱,创作出更多更好更有深刻思想性的抗战作品,而不是不研究历史,随意想象而创作,更不能只是对某些历史场景、历史人物与社会观念做简单的图解,即很难看到火热的内心、饱满的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只有艺术工作者不忘初心,以民族大业为重,才能够创作出不愧于时代的抗战文化新作品。

  弘扬抗战文化和精神,不仅需要抗战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集中上演,更需要多些公益思维和理性,多些责任感,少些敷衍,多些持久性,少些急功近利,多些高尚性,少些对市场的追求,作为政府部门,对于抗战文化和精神的弘扬,也需要“后9.3规划”,也需要将抗战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和提携,只有形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内涵丰富,才能够“润物细无声”,也才能够将抗战文化的精神遗产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