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新片评价不一 评论家称其“处在下滑状态”
自16日起,张艺谋最新电影《归来》在各大院线热映,首日排片率即超过四成,并于北京时间20日在戛纳电影节展映。与此同时,对这部电影的艺术表达、主题展现以及情节安排等方面的争论也日趋白热化。联系张艺谋此前多部作品《英雄》、《金陵十三衩》的“高投入、低回报”、以及曾饱受诟病的现象,不少观众、影评人发出疑问:张艺谋电影何时能够真正“归来”?
现状:《归来》热映评论两极化
虽然目前《归来》成绩斐然,但该片却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部分影评人言辞激烈地质疑《归来》是“苦难勾兑出的廉价眼泪”;更因为影片故事将原来的小说“掐头去尾”,直指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历史情怀的缺失。张艺谋则表示,这些东西运用一些细节已足够表达,比如巩俐一句话“二十年没见了”。原著作者严歌苓也肯定了张艺谋的改编,“小说变成电影是重新创作,特别还原原作的往往不成功。”
《归来》的主题基调以及节奏也成为“槽点”之一。不少观众在观影后认为,影片过于沉闷,且后半段节奏较慢。张艺谋对此的回应是,观众看多了商业片后会较缺乏耐心,容易被好莱坞控制,“我有这样一点寄托,呼吁多样化。”
与此相对,《归来》也收获了不少赞誉。知名编剧史航表示,《归来》可给到80分以上。在他看来,《归来》没有故意煽情,在情节表现上很克制,但节奏并未因此放缓,“每一刻都在刷新,只要认真关注能发现它每一刻的变化。而且电影表现出了对普通人命运的尊重。”
严歌苓更是给出了99分的高分。她对记者表示,导演在拍摄的时候会有一些“不自由”,电影的表达方式也与小说不同,对这些东西,张艺谋的电影正确使用了低调处理的方式。著名作家莫言在前几天谈到《归来》的时候则直言不讳评价“故事老套但直指人心”,并透露自己曾为之哭到眼睛痛。
讨论:应历史地看待张艺谋电影
在争议声中回顾张艺谋的电影创作之路,可以发现他在2000年后出现过比较重要的转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张艺谋开始崭露头角: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批判民族劣根性的《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这些优秀的电影不仅表现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家的良知,在当时获得一致认可。
伴随着如潮的好评,张艺谋开始转向,执导了一系列在观众看来可谓“风格迥异”的作品,比《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等影片,直至此前上映的《金陵十三衩》,无一不受到观众的诟病,认为其中一些作品对血腥和暴力采取了不恰当的表现方式。更有粉丝表示,张艺谋已将其电影逐步转型为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著名美学评论家肖鹰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眼中,对张艺谋电影应该历史地来看待,“他在早期电影中很有创新和追求,这基于他独特的生活史;而现在则是“一种疲惫、勉强,靠既有电影声望而维持的电影想象。”
分析造成张艺谋近期作品饱受诟病的原因,肖鹰认为在于导演本人不能进入历史进行深度反思,“而只是作为电影商业的简单透支。大家带着之前遗留的印象对其抱以很高的期待,这必然要落空。”
期待:张艺谋能否真正“归来”?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张艺谋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很多电影人的电影理想。尽管近年来饱受质疑,但多数观众仍然期待张艺谋能够拍出质量胜过早期作品的电影,真正“归来”。但肖鹰却表示,就目前情况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从整个社会的观影反应来说,张艺谋电影已经不再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反而是处在一种下滑状态中。”肖鹰分析,近年来张艺谋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因,是他对电影的认知有根本缺陷,比如片面的认为电影就是技术,而实际上却与文化关联更大。
在张艺谋与张伟平合作的时代,曾有一种声音表示张艺谋电影缺少艺术性是因为被资本绑架。但肖鹰分析称,资本在全球电影、市场化电影中不可避免,根源导演本人缺少基本的文化内涵,因而对电影也不是一种真正深化、进步的探讨,“固然沿用了先进技术,但缺乏先进的电影观念和文化意识,这就造成了简单娱乐化的表达,比如影片中神秘主义的表现。”
把电影简单技术化、无节制表现电影暴力美学,这在肖鹰看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电影大师该做的事情,“或许,张艺谋和他代表的时代在十年前已经结束了。如何重新建立电影家的社会责任、艺术理想以及对电影的诚意,这是目前中国电影的基本课题。只有同时致力电影市场规范化、电影批评合理化,才能真正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