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捡垃圾100多天 看到垃圾就手痒
3月5日是“学雷锋日”。其实,学雷锋并不一定有轰轰烈烈的举动,也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个研究生、一双小橡胶手套,在大学校园里的犄角旮旯里,一次次默默地弯腰,将别人扔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这一捡,就是100多天。
这几天,有一条消息在微信、微博上传得很火:“张向军,每天傍晚戴着手套从初阳湖走到图文,边走边捡垃圾……从上学期至今数百天里,这条路上只有两天没他的身影,一天暴雨,一天下雪。”
研究生捡垃圾的事迹一经发布后,网友纷纷为其点赞,称其为“正能量学长”、“绝对好男人”、“学雷锋好榜样”。
初阳湖是浙师大环境优美的一个“景点”,是许多大学情侣谈情说爱的胜地。如此浪漫的地方,怎么能被垃圾污染了呢?
“初阳湖畔一共有8个垃圾桶,有分类式7个,独立式1个;其中湖西岸假山旁的垃圾最多。”说这话的不是清洁阿姨,而是浙师大文传学院的研三学生张向军。
之所以对初阳湖畔的卫生状况了如指掌,是因为从去年9月至今,张向军一直独自坚持在那儿捡拾垃圾。
背着一个绿色布袋,一双粉红色手套,一块布,这是张向军的全部“装备”。“布袋是用来装垃圾的,戴手套捡垃圾,布是捡完垃圾后洗手套后擦干用的。”
去年9月的一个傍晚,初阳湖畔吹着温热的晚风,张向军开始戴着橡胶手套,猫着腰在微弱的灯光下寻找“猎物”。纸巾、早餐袋、烟盒……沿湖走了一圈,回到图书馆自己才意识到全身湿透,手套里竟渗着一层汗水。
谈及捡垃圾的动机,张向军坦言,曾听闻教育学院原执行院长李长吉教授闲暇时在初阳湖畔捡垃圾,深受触动。“当时,我就暗下决心,我也要为师大做点什么。”张向军说,自己当即去买了一双橡胶手套,只是不承想这一捡,就是100多天。
心理学上有“21天法则”,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习惯。“在初阳湖畔捡垃圾久了,在哪儿碰到垃圾都会手痒。”渐渐地,张向军将杏园食堂、初阳湖、图书馆、启明公寓等串成一条超过2000米的习惯性捡拾路线。
在湖边捡垃圾,每次至少要弯10次腰。“简单的弯腰和起身其实也很费力。”张向军说,“刚开始只是觉得累,特别是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无端的义务劳动总会惹来旁人的非议,有嘲笑,有惊异,更有情侣见他在捡垃圾时还继续扔。
戴着粉红色手套捡垃圾,有路人看见了,说他“不太正常。”“这双手套是我在超市买的,当时就剩两双粉红色的了。”他对别人的评价满不在乎,念本科时,他曾疯狂学英语,上学放学一路说回去,有人就说他“有毛病”。
这两天,他的事迹爆红网络,多数网友点赞,也有人说他是“装的”,“在作秀”。他却说:“要是师大人人都这么装,装100多天去捡垃圾,换来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多好!”
捡垃圾过程中,酸甜苦辣历历在目。他也遇到过不少让他感到不爽的事情。有少数学生,扔了垃圾之后,看见他捡起来,又继续扔。当时他就很愤怒,后来转念一想:“捡不捡是我的事,扔不扔是他的事。”在马路上弯腰捡垃圾时,他曾有三次差点被电瓶车撞了,车主还恶狠狠地骂他:“没长眼睛啊!”
也有让他感到很温暖的事,他曾遇到两对母女。一见他在捡垃圾,母亲就让孩子帮着捡。他也遇到过其他捡垃圾的同学,比如在初阳湖遇到了一对情侣。
张向军坚持每天捡垃圾,100多天里,他仅仅因天气原因缺席两次,一天是下暴雨,一天是下大雪。不过,他也道出自己内心的遗憾,马上就要毕业了,即将离开师大,而自己只捡了100多天的垃圾,看来自己不能在浙师大接着捡下去。
“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希望有更多同学加入到这个行动中来。”张向军发出真诚的倡议。现在,他正在准备硕士论文,五六月份,他即将毕业,与往常一样,晚饭后,他都会去校园里捡垃圾,直到毕业。“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做这件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是在享受这个过程,我希望自己能回报母校。”
现在,他已经找到一份中国计量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到那里后,他打算继续捡下去。 许健楠 张峻峰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