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数字城镇化,让村民何处“寄乡愁”?

10.02.2015  12:49

  “在指标要求的驱动下,部分地区城镇化率过快,以完成任务的方式片面‘数字城镇化’。”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备受政协委员们关注。在看到这项工作成绩的同时,委员们也指出了“农转城”推进中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一些地区片面追求数量而忽略了农民相关的社会保障,出现以土地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为表象的农民“被城镇化”。(2月9日,中国青年报)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是由农业(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第四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农业一直占据着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设用地的增多,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农民多,耕地少的情况,而城市企业中,又缺少相应的劳动力,为了解决农民无地可种造成农民收入水平的降低,生活质量的下降,工厂企业缺乏劳动了,产值过低现象,农村居民城镇化决定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城镇化,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云南的部分县区,盲目的为了追求效率,完成上级布置的“城镇化”指标,不顾农民意愿,强制农民成为“城里人”,这部分“被城镇化”的居民仍然生活在农村,不仅享受不到城镇户口应有的社会福利待遇与公共福利设施,连原本的农村户口福利都失去了,无疑会造成农民生活的雪上加霜,与城镇化政策的本意背道而驰。不禁要问,这样的数字城镇化让村民何处“寄乡愁”?

  实现农村户口城镇化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做好农民思想工作,保障农民户口城镇化后的社会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急于求成的,莫要让“城镇化”福音变噩梦,让农民们缺了福利、凉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