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时报8月18日报道:江西向民资再伸“橄榄枝”
“投资的快速增长支撑了江西近些年来的进位赶超。江西大手笔放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将可能充分激发民间资本的力量,活跃江西民营经济,促进江西经济转型升级。”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说。
观望情绪仍占上风
自去年8月始,江西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向民间资本发力,目前进展如何呢?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江西首批向社会资本开放的200个项目中,39个项目已签约或达成投资协议,总投资155.6亿元,可引入社会资本87.2亿元,另有26个项目正在沟通协商中。
这个成绩单显然并不靓丽。而且,协议引进资金还涵盖了大量如信贷资金、保险资金这样的社会资本,鲜有民企直接投资的个案。
“这项工作开创了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的新局面,但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江西省发改委有关官员曾向媒体坦承,虽然这些领域政策上已对社会资本开放,但在实际运作中尚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障碍。
2010年9月,江西铁投曾与平安保险旗下的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约,引进保险资金19亿元投资沪昆客运专线杭(州)南(昌)长(沙)段等铁路项目。目前,兴铁基金正在与金融、保险机构等商谈募集事宜,但尚无定论,更无江西民企认购。
“我们发起设立了铁路产业投资基金,但是目前市场资金成本持续走高,而铁路投资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预期收益率并不高,社会资本募集还是有困难。”江西铁投相关人士介绍。此次江西省向非国有资本开放的300个示范项目中,前14个项目都来自于该公司。
这位人士还告诉记者,受宏观政策制约,江西铁路投资的相关方案中国有股本还是占了绝大部分,“话语权”问题、国资与民资的文化及机制冲撞依然影响着民间资本的信心。另外,铁路运行需纳入全国路网,定价、线路控制、车皮调度、清算体制等等都是影响投资的因素。
南昌地铁项目在去年就纳入了江西省发改委的社会引资名录,记者在致电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时获知,引资至今尚无实质性成果。企管部人士介绍,南昌地铁建设资金巨大,目前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金(含国债)和信贷资金,3、4号线工程超过一半需要引资。而地铁是公益性工程,全世界也只有香港地铁一家盈利,引资具有一定难度。其中的关键,在于运营后财政如何补贴以及运营的管理和成本控制。
记者采访了多位“大佬”级的江西民营企业家,他们对江西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大手笔开放都表示了热烈赞赏和密切关注,但同时认为,至少在铁路和地铁领域,他们目前尚无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4/08-18/65031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