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最令粟裕紧张的作战 还为此患病
本文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01月15日11版,作者:鞠开,原题为:《淮海战役中的粟裕大将》
今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胜利65周年。我有幸跟随粟裕老首长,从头至尾参加淮海战役,这是我一生的荣幸。65个春秋过去了,淮海战役中粟裕大将指挥作战的风采,仍历历在目。
提出同国民党军决战
1948年11月8日早晨,粟裕给毛泽东主席发电报,提出以徐州为中心和国民党军决战的建议。9日毛主席复电同意和国民党军决战。粟裕说:电报虽短,真是句句千钧。于是他就横下一条心,投入全身精力,使出浑身解数,来进行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
粟裕敢于提出和国民党军决战,基于如下考虑:一是敌我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淮海战役时,解放军已上升到300多万,而国民党军下降到290多万,解放军在数量、质量、战术、技术上都超过国民党军;二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能够实现战役协同;三是辽沈战役的胜利;四是张克侠、何基沣两将军率领2万多人在战场起义,让出了防区,使我军顺利通过,切断了黄百韬的退路;五是就决战的地形条件来说,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北决战,比在江南决战好,因为背靠解放区,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援。
歼灭黄百韬五个军
1948年9月24日晨7时,济南战役还没有完全结朿,巷战还在进行,粟裕就将提议举行淮海战役的电报稿从衣服口袋内掏出来,交给我送机要科发给毛主席。第二天下午毛主席就回电:同意举行淮海战役,认为甚为必要。但毛泽东要求粟裕不要先打两淮(淮阴、淮安),要求他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镇、运河地区为主要目标。
粟裕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先打黄百韬。这一着真灵,黄百韬兵团五个军一被包围,蒋介石就慌了,为了对付解放军的进攻,调动千军万马,向徐州方向蜂拥而来。不过,无论是从徐州出发的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还是从徐州西南方向来的黄维兵团,或是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都被解放军阻击而无法增援。粟裕说,一下子打五个军,还从来没有打过,肯定是一个大仗、硬仗,必须认真对待,谨慎从事,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战斗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本想在野战运动中以突然动作一举消灭这5个军,但黄百韬以碾庄为中心,占据周围十几个村庄,构筑工事坚守,每个村庄都有二三尺高的土围子,土围子周围为洼地、水塘;每个村庄可以独立防守,之间又可以相互火力支援,因此,开始3天解放军进展不快。粟裕于14日晚召集担任主攻的六个纵队首长会议,调整部署,明确作战方式由野战攻击转为近迫作业,利用暗夜把交通壕挖到敌占村庄附近,距敌前沿阵地50米到30米处,逐个争夺敌人的火力点及所占村庄。他要求在逐点争夺中,集中炮火;在选择攻击村落时,要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解放军采用这种新的战术很奏效,仅用8天时间,就将黄百韬的5个军12万人,全部干净、彻底地消灭了,为夺取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打下很好的基础。
七天七夜废寝忘食
黄百韬兵团被消灭后,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粟裕最关心的是歼灭黄维兵团的问题。因为消灭黄百韬兵团,只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基础,从淮海战役的全过程来看,究竟鹿死谁手还是一个未知数,只有将黄维兵团消灭了,胜负才能见分晓,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粟裕讲解放战争中他有三次紧张。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消灭黄维兵团是他三次紧张当中最紧张的一次。为了保证歼灭黄维兵团,除了看住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夹住杜聿明集团外,他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放到消灭黄维兵团方面来。粟裕考虑,打黄维兵团和打黄百韬兵团的情况差不多。他连续七天七夜,忘记喝水,忘记吃饭、忘记睡觉,躺在帆布行军床上,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拿住电话机指挥战斗,关注着战场情况的发展,直到12月15日黄维兵团完全被消灭,才放下一颗心,松了一口气。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粟裕得了高血压、美尼尔斯综合征,天昏地转,头脚倒置,头上像针扎一样疼,碰都不能碰。
毛主席讲过,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地被吃下去了。毛主席的话一方面是说淮海战役这个仗难打,因为事先没有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作战方案是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边打、边调整、边完善,解放军在数量上又不占优势,增加了前方指挥员困难;另一方面毛主席又是在表扬:这个空前难打的战役,难啃的骨头,终于打赢了,打得漂亮,打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