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架“鹊桥” 下乡夫妻微信寄相思
结婚照
相互支持工作有干劲
天山网讯 “杜先生,不要为我担心,我一切安好,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尤其是你受伤的膝盖。你在田间,我在地头,也会拥有最美的青春回忆!”
“宝贝我想对你说:多保重身体,一起努力吧。一年后夫妻双双把家还。”
……
今天,在“最后一公里”微信平台里,发生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刘亚卓,80后女青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新疆专用通信局驻英吉沙县的驻村干部,通过“最后一公里”微信平台,刘亚卓向她的爱人送上一份祝福。
杜维剑,80后男青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驻岳普湖县的驻村干部,通过“最后一公里”微信平台,杜维剑向他的爱人送上一份祝福。
是否你也发现了这两条祝福的心有灵犀之处?
是的,经过多方证实,他们是一对新婚夫妻,看到我们的微信征集令后,不约而同的给我们发来对爱人的祝福。
一次考试中相识
杜先生29岁,刘女士27岁,两人都是80后,丈夫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任职,妻子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新疆专用通信局任职。
他们在2010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培训班上相识的,一见面都对彼此产生了好感,两人在学习上相互交流,从朋友开始的两人一来二去就成了情侣。2013年10月,两人结束了三年的爱情长跑,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幸福地走进了婚姻殿堂。
夫妻双双下基层
今年春节,新婚不久的小两口度蜜月归来,丈夫杜先生接到了要去下基层的消息,为了能和丈夫一起下基层,妻子向单位主动报了名。
刚开始,杜先生是反对妻子下基层的,比较担心一个女孩子在基层会不适应。杜先生说:“之前我非常担心,一个柔弱女孩子能适应环境吗?经过我们俩的分析和沟通,最终我还是同意了妻子的决定。”
此次下基层,杜先生被分到了岳普湖县某村,刘女士被分到了英吉沙县某村,两地相距约100多公里。
由于工作繁忙,平日里,杜先生和刘女士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只要遇到难题或新鲜的事儿,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对方,彼此之间相互帮助。
“老公,你们村的路修的怎么样啦?”
“工程进展一多半了,多两天就修好了!”
“保重身体!好好照顾自己!”
“放心吧!你也一样哦!”......
从下基层到现在,几天的时间,夫妻俩已经完全适应了驻村的生活,走家入户,访民情聊民意,忙活的不亦乐乎!
珍惜机会干出成绩
杜先生说:“这是我们俩人生中第一次的乡村的生活,感觉非常新鲜,彼此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工作上充满了干劲,一起努力吧。一年后夫妻双双把家还。”
刘女士说:“每天我们会向父母报平安,工作和生活的事情都会给他们讲,他们也从起初的担心转变为放心,做儿女离得远照顾不了你们,希望爸妈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这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共同经历,我们会好好珍惜这一年的光阴,在基层干出一番成绩。”
杜先生和刘女士隔空“喊话”:
杜先生:半年前我们走入了婚姻殿堂,半年后作为公务员的我们响应自治区号召来到了南疆,我在岳普湖县,你在英吉沙,走之前非常担心你,一个柔弱女孩子能适应那样艰苦的环境吗,你没有说话,只是坚定的看着我,虽然地理上的距离有些远,可我们的心离的很近,宝贝我想对你说:多保重身体,一起努力吧。一年后夫妻双双把家还。
刘女士:半年前的今天,我们在为婚礼做着最后的准备,半年后的今天,我们开始新的工作生活,我在英吉沙,你在岳普湖。村里的工作生活忙碌充实,又充满意义,杜先生,不要为我担心,我一切安好,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尤其是你受伤的膝盖。告别了蜜月海边的相守相依,我们更要珍惜这一年的光阴,这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共同经历!你在田间,我在地头,也会拥有最美的青春回忆!
“最后一公里”(微信号:MqMsMx)是专为新疆20万干部下基层开设的微信公众账号,该平台是专为“干部下乡”打造的创新立体式微信平台,是新疆社会管理的一次创新,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新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目前,在全国尚属首次。
“最后一公里”微信平台自3月2日开通以来,下基层干部通过该平台相互交流,方便快捷地传递来自基层的声音和故事,受到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和认可,关注用户不断增长,截至目前,“最后一公里”微信公众账号用户已突破三万。
(天山网 记者袁雅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