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创2年来新低
楼市下行压力已明显影响到土地市场。刚刚过去的5月,土地交易市场急剧降温,土地市场底价成交、流拍现象频出,土地成交面积和金额同环比大幅回落,而房地产企业拿地愈趋谨慎。
底价成交、流拍频现
5月土地市场降温明显。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5月份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量和成交均价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一线城市量价齐跌更为明显。
数据显示,5月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388.6万平方米,创近两年来新低,环比下降35.6%,同比下降41.6%;成交均价为7012元每平方米,环比下降13.3%,同比增长37.1%。除深圳外的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量同比均出现下降。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同比也是量价齐跌。5月,二线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1518.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5.5%,同比下降22.9%;成交均价2012元每平方米,环比下降4.8%,同比下降7.1%。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5月土地市场底价成交、流拍现象有所扩大,成都、昆明、杭州、南京、佛山、长沙等热点城市未能幸免,多次土地拍卖均出现流拍地块,即使成交也多为底价成交。一线城市也不同程度冷场,此前上海计划推出的2幅地块就因无人竞买而延期拍卖。
克而瑞研究中心福州首席分析师张旭东说,以福州为例,福州5月份出让5幅地块,其中4幅均为底价成交,部分地块还要求配建公租房。
地产商购地热情锐减
“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如何快速去库存回流资金,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地我们不会拿了,即使一、二线城市的地我们也会更谨慎。”福建一家上市房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面对当下难以预判的局势,企业多以观望为主。
这并不是个案。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15家典型房企的拿地面积为27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拿地金额88亿元,同比下降65%。
根据中原地产统计,销售20强的标杆房企,最近几个月拿地数量逐月递减。其中一月达到600.99亿元,随后连续多月下调,4月下调到142.23亿元,5月仅拿地71.28亿元,其中只有万达、保利、金地、恒大、碧桂园有小规模拿地,其他15家房企均无动作。
“去年以来的土地市场火爆难以延续,各线土地市场均有所降温。”张旭东说,房企销售不佳、资金链趋紧,房企购地已明显趋于谨慎。
土地市场分化加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各线城市土地市场降温并再次产生分化。对于三、四线城市以及目前成交量疲乏、库存量偏高的二线城市来说,房企拿地意愿更是普遍减弱。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吴晓君认为,北京、上海土地成交量骤降的根本原因是供应量大幅减少,5月上海全市仅供应14幅土地,供应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近八成,北京甚至出现零供应的现象。
在土地市场整体降温的大环境中,二线城市厦门在5月份却频现高溢价地块,并产生了一宗新“地王”。张旭东认为,其逆势而上的原因主要在于前几年土地供应偏少,现有商品房库存不多。
面对着楼市、地市双双遇冷,地方政府在推地方面亦现分歧。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土地几乎“断供”,而成都、沈阳等城市冒险加大推地力度,另一些城市则下调了供地总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以往一线、二线城市的区分可以把各地房地产市场明确归类,现在已经不合适了,各个城市的房地产供求结构及现状各有特点,整个土地市场也在分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