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朋友圈里母亲们的幸福有点飘忽

12.05.2015  14:47

  5月10日是母亲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成了“晒妈阵地”,不少人发出母亲照片配以感恩话语遥寄祝福,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视频同时热传。有网友对此调侃道:“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5月11日北京晨报)

  母亲节这天,朋友圈的确被各种祝福语和千姿百态的母亲照占领。有网友戏称,“在一天之内认识了朋友圈几乎所有人的妈妈,也是一大奇观”。网友的调侃不无道理。

  应当说,母亲节这天还能想起自己的母亲,给母亲遥送祝福,给母亲送礼物,陪母亲吃饭,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朋友圈里那些母亲们的“幸福”,终究有些飘忽。孝顺自己的母亲不能只在母亲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母亲们天天都需要关爱。

  朋友圈里母亲们的幸福,虽然有图却未必有真相。事实上,并非所有做母亲的都很幸福。日前,国际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推出一份全球179个国家的“妈妈境遇指数”排行榜,中国妈妈居中上水平,位列第61位。报告显示,大规模的城市流动人口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进城务工人群收入低、妇幼保健水平亟待提高、流动儿童的教育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这份报告反映的问题还只是一方面。为了儿女的幸福,大多数做母亲的都甘愿奉献,无怨无悔。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问题在于,有些做母亲的,已经沦为儿女的免费保姆,还有些做母亲的,成为儿女便捷的“取款机”。少数做子女的甚至认为,这是母亲应该做的,他们心安理得,乐享其成。甚至,“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大有人在。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约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生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因“啃老”引起的家庭纠纷,约占整个家庭纠纷的四分之一。有此背景,湖南、江苏、山东、浙江杭州等多地都有立法禁止“啃老”的实际行动。

  多地立法禁“啃老”,无疑是基于社会的现实窘境,多多少少说明,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母亲不是那么幸福。至少,朋友圈里母亲们的幸福有点失真。

  世俗的眼里,亲代抚养子代天经地义。但千万不要忘记,子代赡养亲代也是儿女应尽的责任。为人子女,成年不只是生理上的成熟,心理上也要断乳。乌鸦都知道反哺,做人如果不懂得尽孝,岂不是禽兽不如?

  当然,母亲的幸福乃至老人的幸福是一项系统工程。比如病有所医,需要从国家宏观层面统筹解决。具体到子女不孝,原因也很复杂。有年青人生存的现实压力造成的力不从心,也有是家庭教育失败所致。上述问题,都需要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