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旅游 村庄成风景
——横峰县岑阳镇蔡坞王家村脱贫走访记
蔡坞王家村,是横峰县岑阳镇蔡坞村的一个自然村。近年来,蔡坞王家村因大力发展果园+旅游产业,农民开始脱贫致富,在全县声名鹊起。
6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家村。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白色葡萄大棚很是壮观。走进大棚,整齐的葡萄架下,挂满枝头的葡萄已溢出阵阵清香,让人垂涎欲滴。“这葡萄长在田里是风景,采在篮里成商品,加上村里的好景色,农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岑阳镇镇长吴建正兴奋地向记者说。
多年来,蔡坞王家村虽然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但由于农民长期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辛苦到头,人均年纯收入也不过2000多元,一直是全镇最穷的村子。为帮助农民尽早脱贫致富,镇里引进了本县港边乡灵西村农民吕海丰到村里兴办果园。
盛夏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在一个葡萄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吕海丰。吕海丰过去做食品生意,后改行做果园,凭的就是对农业的看好,看中的是蔡坞王家村环境好、交通方便。
“这个果园能办得红红火火,镇里出了大力。”吕海丰感叹。2013年10月,吕海丰成立燕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到一个月就打起了退堂鼓。原来,村里有半数以上的农民不愿将土地流转给吕海丰。农民陈良柱实话实说:“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这里从来就没种过葡萄,如收成不好,土地租金得不到不说,田又种不了水稻,我们吃什么?”为让“创客”创得成、发展快,镇里干部上门宣讲镇里的“果园+旅游”规划,和农民算“果园+旅游”脱贫致富账。这年12月,全村26户农民与吕海丰签订了流转200亩土地的合同。看到蔡坞王家村农民流转了土地,周边的李家山、瓦石塘、黄俊、外蔡坞等4个村的农民,也放心地将500亩田流转给了吕海丰。吕海丰笑嘻嘻地说:“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我投资1800万元,请来农技人员,建起了这个700亩的葡萄园。去年,光葡萄纯收入就达200多万元,今年估算可以达到260万元,明年樱桃、砂糖橘上市后,纯收入预计可达600万元。”
有了丰收的果实,还要让村庄变成风景,才能做实“果园+旅游”产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从2014年开始,岑阳镇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400多万元,将蔡坞王家村打造成美丽乡村。
漫步在蔡坞王家村,村里有小桥流水、有苍劲古树,茂林修竹,卵石为路,红瓦白墙间的民居在青山绿水翠竹之间,忽隐忽现,美丽如画。葡萄园建起来了,村里也成了风景,不少农民在家门口做起导游、服务员,有的开商店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也有农民自办农家乐当起老板。陈良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每年7至10月份,尤其是葡萄上市的月份,村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摘和观光,我家的农家乐忙都忙不过来,一年纯收入就有4万多元。”
村里转一转,和农民聊一聊,记者有了新发现,蔡坞王家村还有精品民宿。开办民宿的许小琴娓娓道来:“虽然这里景好、空气好,但以前村里没有产业,环境又脏又乱,我就没来开民宿。如今村里美了,还有‘采摘游’,今年3月份,我投资10多万元,租了一幢农舍,办起了这家精品民宿,今年挣个三四万元不成问题。”
“果园+旅游”就是财气。如今蔡坞王家村农民的收入由五大块组成:农民通过土地和房屋出租获得财产性收入、以田地入股分红、办农家乐获得经营性收入、在果园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卖农产品获得生产性收入。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今年预计可过7000元。
在蔡坞王家村的示范引领下,岑阳镇兴起了“果园+旅游”产业热潮。目前,全镇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打造了11个面积均达千亩的葡萄、蔬菜、甘蔗、马家柚等农产品基地,兴办了16家农家乐。岑阳镇,“果园+旅游”的脱贫致富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编辑: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