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婧:校园应追求“被景点”但不应“被景点化”
每年春天的樱花花期,美丽的樱花与百年学府武汉大学交相辉映,赏樱游客纷至沓来。20元一张门票,每年赏樱人数近百万人次,门票钱就有两千万元左右。于是,引来热议:该不该收门票?钱又去哪儿了?如何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被打扰?甚至有网民笑称,武大的校训应该是“要致富,先种树”。(3月29日《京华时报》)
预防山火,维护旅游秩序,保证校园整洁,清洁工、安保人员,都需耗费大量人工费,基础设施方面也要花费,门票还需按规定交税,“多数年份,可以收支平衡,有些年份还会有亏空”、“借樱花敛财更是不可能”。尽管武汉大学没有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捧出一本明细账向社会公开,但口头的解释也可算大概合情合理。然而,即使没有借樱花敛财,校园追求的也应该是“被景点”,而不应该走上“被景点化”的歧途。
校园应该追求“被景点”,道理很简单。首先,校园的首要功能是育人,校园环境是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而富有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本身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被景点”正是社会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肯定。其次,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是需要竞争的,美丽而富有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本身就是学校竞争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本身就是一笔免费的学校品牌宣传。
校园不应该“被景点化”,道理也很简单。“被景点化”的实质,就是商业化,就是以赚钱为目的。即使学校真的没有从中赚钱,但却留给了游客和社会猜想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声誉,得不偿失。更重要的是,学校的主体功能是教育,既包括对在校学生的直接教育,也包括对全社会的隐性影响力。“被景点化”,不仅避免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可能被影响,门票更在社会隐性影响上面设置了一个前置的负因素,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
校园“被景点”,并不是中国少数高校特有。每年有将近400万人到英国的剑桥大学旅游,其中55%的是外国人。美国的8所常春藤盟校,每一所高校也都差不多,甚至有一些旅行社还将其设计为专门的旅游线路进行推广。但是,这些高校,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坚持不“被景点化”,敞开大门,不收任何费用。为了方便游客,这些大学基本上都专门设有游客接待中心,有大学生志愿者做免费导游,只不过游客是需要在接待中心观看校方宣传片的,耶鲁大学的宣传片就是《我为什么选择耶鲁》。
校园“被景点”,如果再加上配套的宣传教育,就会激起游客内心的遗憾,没能在最美好的年华与这所学校相遇,同时也埋下一颗种子,让自己的子女、亲朋好友实现到这所学校上学的梦想。武汉大学的樱花,实际上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总是与1939年日军占领武大校园时种下30株小日樱花纠缠在一起,所以往年“穿和服在樱花下照相”才遭到舆论的炮轰。武汉大学本应该发掘这一段历史,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却被“被景点化”湮没了。
至于武汉大学提到的诸多费用问题,如果武大的教育足够成功,也完全可以像国外高校一样,通过志愿服务来化解。对校园追求“被景点”,国家也理应给予适当的资助、奖励。校园以景点为依托,对社会开展公益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也应该进行奖励和补助。总之,大学之大,在大师,在精神之大,在胸怀之大,而“被景点化”卖门票反而凸显了大学之小,校园应该追求“被景点”,但不应该“被景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