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6月5日,应科技处和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的邀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我国核行业管理、铀资源勘查管理、核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徐玉明研究员来校讲学,在南昌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核能发展现状与核领域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孙占学主持。副校长花明出席报告会。
在报告中,徐玉明介绍了2014年核电形势与未来发展,指出“3.11”福岛核事故后,全球核电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核电安全标准提高。欧美等主要核电国家发展趋缓甚至萎缩,但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未来核电的主要市场,预计未来10年,亚洲国家将新建100台左右的核电机组。他指出,近年来俄罗斯在全球核电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而老牌核电出口大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业绩乏善可陈。造价等核电机组的经济指标成为了能否获得订单的决定性因素。
徐玉明围绕我国核电发展的历程、现状与形势等问题,分别从核电的技术路线、经济性、铀资源保障和公众的接受性等方面对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对内陆核电发展问题进了分析。他指出,在美国、法国已经大量建设的内陆核电在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上并无差异,唯一的差异是用于热能排放的热阱在设计有所不同,认为AP1000技术成熟性需进一步验证和公众的可接受性低是推迟内陆核电建设的关键因素。为此,他希望尽快启动内陆核电站建设。
徐玉明还就大家关心的核领域非传统安全问题,从核安全、核安保、核保障三个方面对其内涵、外延和框架进行了系统阐述。他介绍了我国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在反核恐、核安保等各项涉核非传统安全应对工作中所做的努力,以及在2008北京奥运会、2009上海世博会所取得的成绩。重点对华盛顿、首尔、海牙三届世界核安全峰会,以及我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关于核领域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关注重点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核安全问题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乃至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关切。他希望我校能够发挥核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国家核安保中心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力度,做好核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 (文/朱青 图/罗梦悦)
责任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