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南:“避让皇陵”让“强制拆迁”无地自容
京沪高铁在修建过程中,为避让明皇陵,多花了2.3亿元,多建了近6公里的桥梁,多挖了285米隧道。日前,京沪高铁徐州至上海段总设计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简称铁四院)王玉泽总工程师,在华中科技大学ICOMOS—Wuhan“工程·文化·景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公开披露了这组数据。(《城市快报》11月20日)
日前,京沪高铁为保护文物改变原本精心设计的线路一事件受众多网友高度赞扬,《中国青年报》发文赞铁路方面此举为“很明智”,而《法制日报》也认为此举彰显了铁路部门“文保意识”,当然也有网友认为“高铁避让皇陵多花了2.3亿”更多地折射出我们对一些重大民生工程规划的软肋。在笔者看来,对于当前此种毫无章法的拆迁时代,“高铁避让皇陵”的做法显然让“强制拆迁”无地自容!
为了城市发展,适度地改建和扩建,这都毋庸置疑,但当今许多城市的重建之道实在让人不敢苟同,尤其是那些拆迁手段早已与民意背道而驰。
一方面,暴力的“强制拆迁”让“钉子户”在各地异军突起,房屋拆迁对抗战频频出现在媒体屏幕中,众多城市的各角落怨声载道,甚至出现众多为讨公道不惜用生命捍卫权益之举,让人无言以对,以至于民众谈“拆”色变。另一方面,一心追求“政绩”的决策者迫切发展经济,不理会民意,淡化文保意识,拆迁的魔抓频频伸向历史建筑,无论是如梁思成般古代文人志士的故居,还是爱国名将张治中的遗居等等,都无一幸免,虽然有修复遗址,但原有的味道终究回不去。当然,在“强制拆迁”的背后必然少不了那些牟取暴利的不堪一面,而这些都是弃民意于不顾的产物,虽然城市在发展,但身居其中的主人早已寒心。
诚然,改变原先精心设计的“最佳线路”,会让高铁建设超额2.3亿,但“高铁避让皇陵”这一举措的意义远大于这些“明账”,它赢得的是民心,换来的是对神圣而庄严的《文物保护法》的维护与支持,而这才不违背中国铁路存在的真实意义,也应是铁路发展的基础及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