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民营企业投资“玻璃门”——许昆林副秘书长谈推广PPP模式

27.12.2016  12:36

  我国首条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PPP项目杭绍台高铁23日正式开工建设。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是我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投资司司长许昆林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激发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潜力

  记者:首个民营企业控股的高铁项目,有何重大意义?

  许昆林:杭绍台城际铁路是长三角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和城际快速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核准该项目的申请报告。项目将按照创新投融资方式、培育多元投资主体的原则,由浙江省按PPP模式运作,积极吸引民营企业等共同筹资建设。浙江省明确提出,由民营企业绝对控股。

  项目实施将对更好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起到很好引领示范作用。一是明确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中绝对控股,能有效解决“玻璃门”问题,确保民营企业真正能参与、能投资。二是民营企业取得PPP项目控股权,有助于在项目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管理、运营优势,推动项目更好实施。三是有助于激发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切实促进民间投资平稳增长。国家发改委将密切关注和跟踪项目实施进展,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民资参与PPP成效明显

  记者:去年四季度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出现回落。在吸引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许昆林:针对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国家部署开展了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专项督查、第三方评估调研以及重点督导,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6条,明确大力推广PPP模式,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政策措施。

  为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

  一是联合全国工商联召开民营企业PPP项目推介会,共推介668个有明确融资需求的PPP项目,总投资1.14万亿元。

  二是积极完善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在遴选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时,消除隐性壁垒,确保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三是大力推进重点PPP项目。联合国家铁路局等择优选择杭绍台城际铁路、济青高铁、廊涿城际铁路、三门峡至禹州铁路等8个项目,作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予以重点推进;联合水利部等选择湖南省莽山水库、广东省高陂水利枢纽、重庆市观景口水库、贵州省马岭水利枢纽等12个项目开展第一批国家层面联系的试点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选择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等105个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据市场机构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签约的1417个PPP项目中,1070个项目是2016年以来签约的,总投资约1.8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牵头或单独中标的项目占54.8%,超过国有企业45.2%的比重。

  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回报

  记者:推动PPP发展有哪些障碍?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许昆林:推进PPP发展有利于打破基础设施领域准入瓶颈,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当前我国PPP推进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倾向于将PPP当成一种新的融资手段,对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重视不够;运营能力强、运营经验丰富的参与主体还不够多;一些PPP项目公开招标时,出现有的投资人不合理低价竞标现象;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参与较少。

  下一步将从以下几方面科学推进PPP工作:

  第一,加强PPP项目决策论证,防止单纯追求PPP项目落地规模和速度,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采取政府投资股权少分红、不分红等多种方式,提高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回报。

  第二,科学设置社会资本选择条件,定期对PPP项目的运营服务进行绩效评价,适时开展中期评估,鼓励专业化运营。

  第三,在PPP项目中推动混合所有制,组建国企、民企、外企共同参与的项目公司,发挥不同企业比较优势;创新利用民间资本方式;鼓励民营企业组建联合体投标,提升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运营能力。

  第四,把技术能力、运营经验、管理水平等作为选择社会资本方的重要参考因素,防范不合理低价竞标;全过程监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公共产品;强化信息公开,确保PPP项目规范运营。

  第五,加快建立PPP项目联审机制。按照“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要求,加强部门协调,对PPP项目进行联合评审;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法依规履行投资管理程序;简化操作,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