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健:莫让药品安全成为民生之痛

27.04.2015  12:00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5日发布通告称,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近日在广东省发生不良事件,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寒战、发热症状。目前,已要求该药企召回涉事批次的3万余支生脉注射液。(新华网4月25日)

  经查,这3万余支生脉注射液共计流入9个省区,分别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四川、新疆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并严格处理这些不合格药品,恐怕该9省份的患者在承受病痛的同时又要遭受无辜的伤害,不仅病情得不到缓解,反而会是雪上加霜,后果不堪设想。

  近几年以来,类似的医疗药品事件多有发生,令人俯首痛心。2006年,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13名患者死亡;2008年,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6人注射后死亡;2009年,江苏爆人用狂犬疫苗造假大案,21万份问题狂犬疫苗流向27个省市,至少1000万人受害;2010年,媒体爆称山西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面对如此惨痛的教训,难道还能平心静气、坐以待毙吗?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药品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绝不能掉以轻心,确保药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强化监管,从生产源头上保证药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相关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落实监管责任,事前审批、事后监管要齐头并进,定期开展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检查,一旦出现问题,严惩不贷。市场排查,从流通渠道上严格把关。定期进行市场清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小门诊要彻底关闭,防止其死灰复燃;符合规定的门诊、医院,对其使用的医疗药品器具要进行严格审查,防止不合格药品接触患者。突出问题导向,做好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依法处理。大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识别假冒劣质食品药品的能力。全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坚持教育与打击相结合的方针政策,营造全民参与药品安全保卫建设的氛围。

  药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政府、企业、个人应协同一致,共同努力,莫让药品安全成为民生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