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发展升级,赶超脚步更铿锵
本报记者 张武明 郑 颖 李文亭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红土地处处展现着发展升级的蓬勃生机。
1月21日,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发展升级”成为关注焦点。当晚,在省两会全媒体访谈直播中,省人大代表、省工信委主任吴晓军,省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长郭安,省人大代表、九江市市长钟志生,省人大代表、吉安市市长胡世忠,省人大代表、赣州市市长冷新生,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处处长张维敏与记者、网民面对面沟通,谈思路,话实干,谋规划,描绘出江西“发展升级”的美好蓝图。
【发展升级有思路】
科技创新要善引重量级外援
去年,我省分别与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科研、科技合作方面开拓了广阔空间。对此,张维敏认为,发展升级是开放的“升级”,离不开外援特别是重量级外援的支持。他介绍说,我省正在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进行接触,准备协商进一步的合作。
纸上的战略合作协议,需要落实到帮助企业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上。张维敏认为,把面对面的合作,转变为点对点的合作很重要。要充分利用名校学科建设的优势,为我省发展壮大产业所用。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导向,运用股份制等资本化手段,尽可能促成名校优势学科与企业结成协同创新体,服务于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九江沿江布局让工业挑大梁
“九江还不够大,但九江能够做大。”在回答记者“如何做大九江”的问题时,钟志生强调,全市干部群众正视与南昌和其他沿江城市的差距,加快构筑“沿江挑大梁、沿路做支撑、县市为依托”的发展格局。
就如何推进沿江开放开发,钟志生介绍说,将充分发挥黄金水道、深水岸线和港口码头优势,进一步加快对接互动,促进板块、县区间的联动、错位、互补发展,着力将沿江区域打造成为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主引擎。对于“工业强市”计划,九江也有清晰的思路,就是继续做大做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国家级园区,力争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这“四大金刚”主营业务收入在2017年前分别过千亿元。
【发展升级收成效】
“大招商、招大商”的赣州筋强骨壮
赣台会签约22个项目、总投资达15.58亿美元;中国光彩事业赣州行签约113个项目、总投资达1040.9亿元;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签约项目40个,签约金额达1306亿元……过去的一年,赣州市在本土承办的一系列大型招商活动中收获颇丰,招大引强取得新突破。
冷新生认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赣州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特别体现在政务环境的优化和政策叠加效应的释放。去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35户,尤其是赣州稀土集团公司作为国家支持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已经国务院研究通过,稀土、钨新材料及其应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
过千亿产业俱乐部添“新丁”
前不久,从医药产业传来好消息,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9亿元,成为继有色、石化、食品、钢铁、纺织、建材后,我省第7个过千亿产业。
吴晓军说,刚刚过去的一年,省工信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000家,江铜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新增2家主营业务过百亿的企业,全省过百亿企业达17家,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在夯实产业升级后劲、增强园区综合实力的同时,我省还加强了技术创新,去年,全省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9家、179家,完成鉴定200项2013年度省级新产品。
【发展升级再发力】
四个三年强攻计划撑起“南昌梦”
未来竞争中的定位如何,对南昌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回答网友提问时,郭安言简意赅地说:“看住太原、咬住合肥、盯着长沙、赶上武汉,这就是南昌的发展梦。”
为了实现美丽的“南昌梦”,南昌将大力实施工业、服务业、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四个三年强攻计划,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到2016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8000亿元,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000亿元;建成5个区域性服务中心,累计完成投资6000亿元,服务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新城区建成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可容纳30万人口;完成全市2000多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棚户区旧改任务。围绕四个三年强攻计划,南昌将立说立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为南昌持续的健康发展不懈奋斗。
吉安全力“出击”优势产业
依托吉泰走廊的集聚效益,吉安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省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胡世忠介绍说,吉安将打出组合拳,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提速。采取招大引强、培育终端产品、打造百亿集群、强化创新驱动、组建行业协会、建立电子市场、加强人才培养与对接、完善投融资体系等八大措施,重点在项目推进、产业配套、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终端化、品牌化、集成化。
目前,吉安已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电子信息产业正朝着千亿产业的目标迈进。
【现场直击】
嘉宾互动点评更精彩
本报记者 郑 颖 张武明
“我们有信心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新的过千亿产业”,吉安市市长胡世忠刚刚回答完记者提问,主持人就巧妙接过话题,请省工信委主任吴晓军现场点评吉泰走廊的电子信息产业。
面对临时抛来的问题,吴晓军一接过话筒,就打开了话匣子:“吉安的电子信息产业,是我省工业升级的一个典型案例,很有借鉴意义。”他认为,吉安电子信息产业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得益于其在区域上聚焦于吉泰走廊、在政策上聚焦于整合政府与市场的力量。点评结束时,吴晓军还热情地说:“我们愿意为这个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做好服务工作。”
听了吴晓军的点评和建议后,胡世忠表示感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吉泰走廊的发展升级必将迎来一个全新局面。
【代表网友寄语发展】
扶祥金代表:农村要实现山更青、水更绿、人民生活更富裕的梦想,独特的路径就是依托旅游和生态两大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创新发展生态农业,将生态农业发展融入旅游产业链条中。
@墨染赣鄱:各个地方在发展升级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在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上下功夫。有时候,别人走过的路,未尝不是一条好路。
本报记者 张武明 郑 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