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办好涉群众利益76件事

23.12.2013  14:52
  城镇新增就业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任务,保障性安居工程提前3个月完成国家任务,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江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生活改善驶入“快车道”,民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民生工程76件实事完成,助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庄严承诺:筹集财政资金约7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76件实事。

  省委书记强卫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核心。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对照任务书、时间表一件一件梳理,一件一件抓好落实。目前,年初确定的民生工程76件实事总体全面完成。

  就业,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的关键。江西今年全力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积极开展就业援助系列活动,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缓解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到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9.77万人,同比增长1.34%,城镇就业率达到95.0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57万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到100%。

  民生保障力度继续加大,多项惠民政策和社会保障“托底效应”推动城乡居民增收。今年以来,江西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幅为13%;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400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增加20元,达到240元。据测算,农民人均获得政策性补贴增长20%。同时,企业离退休金及养老金标准连续9年以不低于10%的幅度提高,确保了这一群体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前三季度,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12.9%。

  让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让养老就医就学更便利

  青云谱区十字街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南昌市今年最大的棚改项目之一。今年,这里老旧的木屋、脏乱的环境就要变样了,许多居民高兴地说,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今年,江西出台了《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政府融资平台,统一向金融机构融资300亿元,分借给各市县(区)用于加快棚户区改造。

  住房保障,让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今年,江西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推进保障房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三房合一、租售并举”制度,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三房合一”……截至10月31日,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项目开工32.1万套,基本建成23.7万套,分别达到目标任务的99.6%和107.7%,完成投资310.2亿元。

  “今年,幼儿园有47名贫困家庭的儿童获得省财政提供的每人400元入园补助资金。”来自崇义县横水镇城关幼儿园的消息,表明江西今年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正让更多的农村家庭孩子受益。江西用3年时间筹资50亿元改造1万个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计划,正在有序实施。

  在民生工程的实施中,江西突出“雪中送炭”,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同时,不断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便群众就业、养老、就医、就学。

   鼓励和扶持群众用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要积极引导,鼓励扶持广大群众用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带领引导群众投入“幸福生活”的创造当中。

  今年,全省创业促就业成效明显。到10月底,全省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4.8亿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57.2亿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7.3万人次,带动就业33.2万人次。

  12月上旬,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最后一个移民安置点——吉水县水田乡前胡家村30户村民的新房,在政府大力补助和扶持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兴建中。今年春节前后,库区移民将全部搬入新村。

  今年,江西加快推进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做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落实移民扶贫、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各专项扶贫任务,做好6万人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如今,千千万万赣鄱儿女,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措施的鼓励和扶持下,满怀豪情地踏上了小康提速的新征程……(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李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