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1.04.2015  11:14

  去年以来,玉山县下镇镇打造以村(居)为依托,老龄人群为服务对象,企事业服务机构为网点,爱心志愿者为补充,养老服务网络中心为支撑全方位的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适合城乡不同特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网络监控不遗漏

  4月1日下午5时,下镇镇毛宅村大坞村小组71岁老人张洪春突然头晕倒地不起,老伴立即按下家中手机上的红色求助键。接到求助信号后,下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值班员陈道华的电脑屏幕上立即弹出了张洪春当前位置、既往病史、家庭情况等详细资料。

  “我一边给张洪春的老伴回电话,了解她的求助原因后,立即与志愿者毛奇芳联系。”接到陈道华的电话后,毛奇芳一边联系张洪春在外务工的儿子,一边在村里找来一辆三轮摩托车,半个小时后,张洪春被送到了离家20公里外的镇中心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老人化险为夷。

  下镇镇有分散供养的五保户225人,80岁以上留守老人1300余人,70岁至80岁老人1853人,其中大部分为留守老人。据了解,这些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中很大一部分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远的离镇中心有20多公里,购买生活用品、就医都非常不方便,而他们又习惯一个人生活,不愿意去敬老院。去年以来,该镇先后投入50多万元,建立“智能化呼叫服务和支援中心”养老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一边连着老人,一边连着养老服务中心,可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等多种项目的服务。

  目前,该镇已首批免费为225位分散供养五保老人和75位留守老人办理了“呼援通”,建立起了以“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增值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志愿服务不缺岗

  量血压,这一般都是医疗工作者的专长,可是家住赛头村木山顶村小组73岁的五保户占丰炉老人,却总将这一“重任”交给镇养老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占俊文,占俊文也是赛头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不仅是量血压,假如我们有困难,可以通过手机求助。这些志愿者平时也会定期到我们家里来,关心我们的生活。”占丰炉说,4月1日下午,他需要买一桶油,不一会儿,志愿者就把油送到家里来了,贴心也暖心。

  在下镇,像占俊文一样的志愿者一共有42名,他们由18名镇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和24名村支书、村主任组成。“把村干部吸引进来做志愿者,是因为各个村的干部熟悉各村老人的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同时,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党员干部,更有义务和责任把志愿服务做好。”该镇党委书记汪美玉介绍,志愿者们将通过“七个一”的服务模式,为五保户、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各类亲情服务。

  “七个一”的服务即与老人结一个对子,每周登一次门、聊一次天,每季组织一次服务、开展一次帮扶,给老人过一次生日,组织一次敬老活动。

  汪美玉说:“全镇目前有登记志愿者1000余名,随着纳入养老中心的老年人增多,我们将从这些人中选择一些有一技之长,业余时间相对较多,且能够致力老年服务的志愿者,扩大养老中心志愿者队伍。

  市场化操作促发展

  在下镇赛头村80岁的占水莲老人家里,屋外的摄像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占水莲介绍,今年1月,镇里在她家安装了摄像头后,在外务工的儿子吴辉德每天可以通过手机看到他们在家里的情况,这让吴辉德在外务工安心了不少。

  在建设“智能化呼叫服务和支援中心”养老服务平台的同时,下镇建立了留守老人远程监控平台,为有需求的留守老人家庭提供增值服务。

  “养老服务平台建立起来了,但受财力限制,镇里只能为五保户和家庭特别困难的老人提供免费服务,并不能为所有老人提供免费服务。”汪美玉表示,要发动更多的老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只有把居家养老服务引入市场化,为不同的老年人群体提供不同的增值服务,才能把养老这一社会问题解决好。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