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为非遗传承人设补助 最多每年1万元
古城花灯照亮非遗复兴之路
泉州对非遗传人实行三级生活补助
在祖国东南沿海,有一座恪守古老文明的光明之城,行走其间,总会不期而遇各式闽南红建筑和沧桑街巷,让人联想起提着灯笼满街跑的儿时生活,唤起那些早已依稀模糊的城市记忆和传统情怀。今天,京华时报记者将带你走进她的家乡泉州,共同领略这座古城深厚历史沉淀下的非遗文化保护现状。
□探访
上百纸片拼出无骨花灯
传说,流光溢彩的针刺无骨灯是仙女才能拿得到的。假若你在乡间迷路,求助仙女,她们便会提着此灯给你照亮乡野之间。美丽的传说为没有骨架支撑的无骨花灯赋予了更多灵气。
从中山南路指挥巷辗转至千亿山庄,61岁的蔡聪慧在照顾孙女之余,今年春节还要完成两盏花灯的制作。作为泉州首位无骨花灯非遗传承人蔡炳汉之女,父亲两年前去世后,她便接手了这项工艺传承,“这也算是父亲的一项事业,我不想让它荒废了。”
蔡炳汉在大学时曾是美术系学生,由于对制作花灯感兴趣,工作后,蔡炳汉经常在学校里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花灯给学生们玩。1978年,泉州举办第一次元宵灯展,街道慕名找到蔡炳汉,让他做两盏灯去参展。蔡炳汉做了一盏彩扎走马灯,又根据想象用纸粘了一盏灯,这也是他的第一盏无骨花灯。后来,蔡炳汉把独创的无骨花灯和彩扎花灯里的走马灯相结合,制作出了第一盏真正意义上的无骨花灯。
在父亲的影响下,蔡家5个兄弟姐妹从小就或多或少自学到父亲的制灯手艺,但由于这项手艺工作量大,只能当成一种业余爱好,逢年过节用来娱乐消遣。
在蔡聪慧家的地下室,一盏1米多高的花灯挂在天花板上,这是她答应政府元宵节期间用于参展所作。“针刺无骨花灯由刺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做一盏花灯需要花10天时间。”蔡聪慧说,做这样一盏灯最难的是花样设计,单画设计图就需要两天。由于没有骨架,需要利用物理力学原理,将上百片的针刺纸片用浆糊拼接起来。整个花灯全部由手工做成,“这种无骨花灯只能按照老路子来做,它也只能当展品、藏品,而不能是卖品”。
蔡聪慧不时会接到街道办的邀请,前去为年轻学生传授制灯技巧。“要最终心领神会,还是很难,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细心,角度很重要,超一毫米都可能前功尽弃。”
蔡聪慧家中客厅还挂着3盏父亲生前制作的花灯,8年过去了,经过透光留影而成的灯面图案依旧精巧。两侧的花篮灯是孙女结婚时,蔡炳汉特意制作的,寓意让仙女给蔡家指引幸福的方向。
□追溯
灯节始于唐朝盛于宋代
提起泉州花灯可追溯到每年的“灯节”,它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每逢上元都要放灯三夜(十三至十五)。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也带到泉州。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张灯结彩,街道宛如灯河,男女老少争相观灯,歌舞升平,通宵达旦。
宋代,泉州的“灯节”发展到顶峰,“天下上元(元宵),灯烛之盛,无逾闽中(闽中即指泉州)。”特别是南宋,在泉州设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来泉州定居的皇室宗亲。他们仿照临安大放花灯,上元的活动热闹壮观。甚至连京城杭州点灯都委托泉州太守、南安知县雇工精制。
泉州花灯以其历史悠久、造型奇巧及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海内外。泉州花灯款型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类别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无骨灯”和“料丝灯”。“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料丝灯”则八面通透,采取镂空的做法,点起灯后整灯通透。每年泉州元宵灯展上争奇斗艳的各式花灯,都令人叹为观止。
□复兴
非遗须靠人方可永远存在
2013年,泉州被评为中国第一个东亚文化之都,在鲤城古城区,处处都是景点,到处都是历史古迹,文化传承在泉州的普遍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南音、梨园、提线木偶、布袋戏,每晚都在市里各个角落上演。其实,泉州的所有古迹都已融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走在路上,传统的东西并未离我们远去,而是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
据泉州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许进中介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多是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人如果不在了,非遗项目也就随之消亡,为此,复苏民俗是我们首先要做的。”
很多非遗项目是依附民俗文化而存在的,如果民俗文化的形式取消了,非遗文化也就没有价值了。许进中举例说,如果以前没有闹元宵习俗,也就不存在花灯这个文化遗产。泉州现在每年都会举行闹花灯,这个习俗保存下来了,这些花灯艺人就可以保持他们的创作激情,每次有什么民俗活动找他们,并给与一定经济补助,让他们获得一定生活来源。
文化交流和展示对泉州非遗文化传承必不可少,近几年,泉州花灯和全国各地加强交流,到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办展,“这些地方有很多华人侨胞,他们对家乡的文化非常热爱,我们把花灯和艺人都带过去,让艺人们在当地做手艺,相当于在当地传授,将文化展示和传承并行。”许进中说,此外,利用假期开办培训班,教学生制作民间手艺也是政府推动非遗传承的自然之举。
目前,泉州建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坐落在各个区县,并根据地方特色展示相应文化,例如惠安石雕、惠安女服饰、漆线雕等。
在泉州各个大街小巷设有1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让每个传习所都有非遗传承人,他们有义务在所里面传授技艺,通过带徒弟、开培训班等方式,让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播。
许进中说,去年起,泉州重点对传承人进行政府行为的生活补助,特别是经济困难者。60岁以上的市级传承人一年给予2000元补助,省级传承人一年3000元,而国家级传承人不限年龄,一年能得到1万元补助。
目前泉州的非遗项目有300多项,其中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有34项。许进中说,由于项目较多,全部采取保护措施有一定难度,“很多方面还是没法面面俱到,非遗申请有一定标准,需要一步一步来实施。”
许进中感慨,非遗本身就融合在群众当中,讲求的是活态传承,它和文物不一样,非物质文化要有人,才能永远存在。
□随笔
爱拼才会赢
来北京已近3年,每年过年回家,作为闽南之子,我总会喜欢追寻浓浓的古早味,来到红砖厝的古街,进行我的吃货之旅。曾经数次梦回这座历经千年故事的古城,这里每条街巷都有着儿时和青春的印迹。踏出家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从这头走到那头,无论去往何方,也许你已穿越几个世纪,而家乡的每一幢建筑,虽然经历着岁月的风吹雨打,但红砖檐双燕飞仍旧触人心弦。
眼前依稀是儿时跟随家人赏花灯的情形,一家人手挽着手,或观看踩街表演,或前往清源山共饮茗茶。刺桐花开,“爱拼才会赢”的歌声响起,让每一个归家之人暗自提醒自己,扣掉三分的天注定,七分还要靠自己打拼,脚踏实地做闽南人,趁自己还跑得动,不要给青春留下任何遗憾。(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