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投资137余万元的南车灌区信息化工程一期建设完成,灌区渠道实现水渠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灌区关键闸门开度监测和远程视频监视系统、灌区实时监测与服务、用水管理等实时监控,远在百里之外的水渠水情通过远程视频尽收眼底,有效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供水效率得以提高。
“工程全部完工后,灌区将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将实现水田示范区管理信息化、量测水自动化、收费计量化,灌溉供水远程控制,渠道水情实时测报,闸门自动启闭,动态数据实时监控,对提高灌区水情监测和科学调查配用水节水具有重要的作用。”南车灌区管理局副局长侯湘勇介绍道。
泰和南车灌区是省十二大灌区之一,灌溉面积覆盖泰和、吉安两县8个乡镇20余万亩耕地。过去,由于管理手段落后、方法陈旧,造成灌区灌溉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下。为提升灌区管理效能,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的轨道,2012年南车灌区全面启动信息化分期施工建设,投资总额达2900万元,规划范围涵盖灌区支渠(含支渠)以上全部水渠,整个信息化工程将于2015年完成,工程实施后可以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每亩的灌溉定额,引水和提水量减少,节水、节能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