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涉农岗位待遇不低何以门庭冷落?
昨天,首场江苏2015届全省本科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进场招聘的用人单位为1166家,提供有效岗位需求42224个。会计学、英语专业由于求职者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物流专业毕业生非常抢手,涉农岗位待遇优厚却“颗粒无收”。(11月21日现代快报)
据报道,农林牧副业排在今年用人需求增长较快的行业第二位,却遭到“90后”的冷遇,四家涉农单位甚至“颗粒无收”。涉农单位不受待见,折射出大学生择业观亟需改变。
在传统的观念里,谈到农业、农民,人们脑海里总是要浮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农业、农民总是和苦逼联系在一起的。很多农村孩子读大学,就是为了“鲤鱼跳龙门”,脱掉农民这顶帽子。在此背景下,涉农岗位门庭冷落也就不足为奇。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很多家长省吃俭用、再苦再累供孩子读大学,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谋得一份好工作,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世界在变,农村也在改变,一些涉农岗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
据江苏省国营滨淮农场党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王本成介绍,他们招聘岗位福利待遇很高,除了每月工资不少于2500元,还为单身新员工提供单间宿舍,每月给300元餐补,还能优惠买房。市场价每平方米四五千元的住房,内部职工价只有1600元左右。农场还养殖了上万亩鱼塘的鱼虾和螃蟹,既便宜又新鲜。蔬菜可以自己种,大米是农场的优质米。
水产养殖岗位待遇优厚却无人问津,是不是这方面人才奇缺?非也。有资料显示,全国仅涉及水产专业的院校将近100所,其中本科院校约40所,全国每年水产专业毕业生人数为7000人左右。
涉农岗位遇冷,折射出90后大学生就业观亟待转变。一者,当前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不要把眼睛总盯着大城市,盯着高大上的职业。二者,大城市人口饱和,普遍交通拥堵,生活的压力大;三者,涉农岗位大多在农村更需要人才,与其挤破头去大城市,不如去农村更有发展前途。事实也是如此,大学生如果去江苏省国营滨淮农场,就会列为中层干部培养对象,收入也很可观。第四,做家长的观念也要转变,在子女的就业问题上要当参谋,但千万不要瞎参合。
有道是,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涉农岗位遇冷,既说明了90后大学生思想多元,人格独立;也折射出在温室里长大的90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而吃苦耐劳精神某种程度上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说它是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并不为过。因此,处在择业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们何去何从,还望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