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新景入画来
深秋时节,记者漫步市中心城区,随处可见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大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个个幽雅宜人的住宅小区、一处处功能齐全的便民场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绿化树木……徜徉在城镇乡村,鳞次栉比的小洋房,绿树成荫的乡间小道,构成一幅人居和谐的美丽乡村景象。河流清澈、碧波荡漾,在河边休闲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近年来,我市坚持“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城市定位,紧紧围绕建设“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城市家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4.65%,城镇人口达220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2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99%。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首届江西省生态宜居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
一项项科学决策的安排部署,擂响了城乡发展的声声战鼓;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施工场地,奏响了城乡建设的精彩华章。我市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载体功能大幅提升,人居和生态环境焕然一新。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加快完善,重点工程稳步推开,建设行业提质增量。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桥梁,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随着一个个“大手笔”实施,一幅宜居城乡的美丽画卷在吉安大地徐徐展开,述说着这座城市的美丽蝶变。
高瞻远瞩绘蓝图
老百姓是城市的主人,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工作、学习得更舒畅。清晰的发展思路,明确的发展目标,为我市的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坚持规划先行,坚守规划理念。我市坚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规划等协调、统一,突出生态文化特色做规划,先后完成了中心城区和县城一系列重点地段的控规,以及停车场、绿色廊道、商贸物流体系、燃气工程等一系列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努力推进规划全域覆盖,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100%。
在《吉泰走廊城镇群规划》编制过程中,增加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内容融合的章节等。吉安县城乡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试点已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编制,将于近期提交规划成果。《吉泰走廊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在多次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征求各部门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等基础上,于去年底通过专家评审。
城市规划编制进展加快。我市已经完成吉泰城镇群规划暨《吉安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初步成果,并已根据规划编制汇报会情况及三县四区及相关市直单位意见修改完善。控规、专项规划不断完善。完成了《吉州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城北汽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4个控规和《后河滨水地块城市设计》《吉安市北入口城市设计》等2个城市设计和中心城市绿道、加气站、充换电站布点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委托设计单位开始了吉泰走廊轻轨系统、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编制。
营造生态宜居城
“生态、宜居”是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笔。为尽快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建设目标,我市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城市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为进一步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挖掘旧城、旧村、旧厂房低效土地利用潜力,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我市组织市规划院编制老城区的控规。在制定规划后可逐步推进市中心城区的旧城、旧村、旧厂房改造,如后河中下游棚改、有线电厂生活区、电线电缆厂等旧城改造项目。我市以“绿色建筑”打造绿色低碳城市,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吉安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至2020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完成3个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创建。自2014年起,新建行政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项目、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应当按照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及建设。
狠抓生态建养保护,为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绿色生态理念,将绿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大力推进“精品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城市生态三级梯度格局建设,先后建成了庐陵文化生态园等18个城市大型公园,推进了古后河绿廊和螺湖湾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打造了璀璨的城市生态美景。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出门见绿、300米见绿地、500米见小游园、1000米有大公园”。建立了市立公园保护制度,有力地保护了城市生态。大力推进赣江百里风光带、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建设。“两带一区”建成后,将给我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现在,一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有青,人在画中行、路自景中过的美丽画卷已悄然展现在市民面前。
美丽乡村显特色
不仅是城市,乡村也在发生着美丽蝶变,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吉安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为目标,提出全域规划、带状推进、镇为核心、绿化同步、产业配套的行动指南,强化组织力量,科学进行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呈现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几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覆盖全市所有小城镇、行政村和30户以上自然村,70%以上乡镇集镇完成庐陵风格整治改造,全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了和谐文明新农村的良好局面。
全市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共建成排污管网长度126.95公里,污水处理设施已开工建设的有7个乡镇,规划要求到2017年全市乡镇要全面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行。大力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据统计,我市共有9.5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约1.6万户移民搬迁任务。村貌之变、文化传承、理念更新,这些交错纷呈的密集转变,以最直观的方式重新界定出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见证着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拔节生长的缤纷过程。
激情成就梦想,拼搏铸就辉煌。展望未来,全市各族儿女在“崇文正气开放图强”的城市精神引领下,正以一种全新的气魄和日新月异的效率向现代化城乡飞奔。
记者徐瑞春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