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专家解释未发现飞机残骸:南海搜救耽误时间

29.04.2014  10:15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 韩超】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28日宣布,对马航MH370客机的搜寻工作进入“新阶段”,水下搜索范围扩大至约6万平方公里。他表示,在新阶段将引入商业搜索承包公司和拖曳式侧扫声呐设备。新阶段搜索的费用大约3.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中澳马三国分担。

当天,阿博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MH370的搜寻仍未发现任何相关线索。他说,“目前已不太可能在海面上找到任何飞机残骸。残骸很可能已经沉入海底。因此我们将调整现阶段的搜索工作,转入一个新的搜索阶段。

除了继续使用“蓝鳍-21”水下无人潜航器进行搜寻外,阿博特还透露,未来会让具有深海专业搜索经验的商业公司参与到下一阶段的水下搜索中。他表示,新阶段的搜索花费预计约6000万澳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

当日晚些时候,澳联合中心负责人休斯顿在中国驻澳大使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中国做出的巨大努力表示感谢。就拖曳式侧扫声呐设备如何工作等问题,休斯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搜索过程中,拖曳式侧扫声呐设备将始终保持在海床上方一定的高度行进扫测,这与‘蓝鳍-21’十分相似,这样可以最大程度让侧扫声呐发挥探测效果,进而获得更佳的海床信息。不过,与‘蓝鳍-21’相比,拖曳式侧扫声呐设备的扫测范围更为宽广,但行进速度比较慢。”整体来看,侧扫声呐的效率更高。除了每次设备改变航向时要耗时约半天,拖曳式侧扫声呐设备可以不间断对海床进行扫测,搜索人员也可以持续地获得实时信息。相比之下,“蓝鳍-21”每隔20个小时就需要重新浮出水面,技术人员才能导出相关数据,进而获取海底的信息。

作为一位资深搜索救援专家,休斯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根据他的经验,像波音-777这样的机型,在坠入海中时通常会解体。之所以没有在海面上发现飞机的任何残骸,是因为一开始主要是在南海搜索,这浪费了宝贵的搜索时间。“如果一开始就在现在的区域搜索,我们很可能会找到一些残骸”。而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就算是原本可以漂浮到海面上的飞机坐垫等,长期泡水,也会沉入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