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火车常晚点 郑州到武汉晚点28小时

31.10.2013  12:19

  在民国时期乘坐火车,晚点是家常便饭。

  1931年1月,近代著名银行家陈光甫从北京到郑州,火车晚点了4个小时。一个月后再坐,晚点了3个小时。过几天他乘车从郑州到武汉,竟然晚点了整整28个小时。这可把陈光甫气得够呛:“特别快车而迟刻如此,为世界所罕闻,我国铁路无过人之点,独腐败甲于天下,噫!”(《陈光甫日记》)由于火车常常晚点,行车时刻表往往被旅客视为废纸。有的旅馆推出了替旅客“看车”的贴心服务,即派一个人专门在火车站盯着,看到火车快进站的时候,立即跑去旅馆通知客人上车,避免客人在火车站傻等。

  火车晚点的原因五花八门。首先是设备落后。一趟列车运行下来,中间经过的车站少则十几站,多则上百站。要想站站准点运行,有一个基本前提——各个车站的钟表时间必须一致。这个在现代人看来小儿科的事在民国曾经是个问题。

  1935年,陇海铁路曾经做了一个统计:每天上下午各核对一次郑州站与徐州站的钟表时刻,连续观察了三天,发现郑州站比徐州站平均慢五分钟!陇海铁路把这一情况上报铁道部,铁道部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对表。具体办法是在铁道部设置标准时钟一部,按照中央气象台标准时刻设定,以此为标准,每天通过电台向各铁路局授时一次。各铁路局根据电报,校正全路车站时刻。也就是说,直到1935年,全国火车站的表才达成了一致。在这之前,火车晚点个把小时一点都不奇怪。

  涉及设备的原因还有机车老化、枕木朽坏、机件破损,甚至煤炭质量差等等。有的晚点是铁路工作人员的技术不精、工作懈怠造成的,如司机行车速度慢、装卸行李包裹慢、解挂车辆不及时、中途加煤上水迟缓等等。自然因素、突发事件也会破坏铁路运行。在民国坐火车,中途遇到路断了、桥塌了、发洪水了、前方着火了之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还有一个原因出在上下车环节。民国铁路不实行对号入座,乘客为了抢座位,往往争先恐后往车厢里挤。这就造成下车的人下不来,上车的人上不去,车自然没法准点发车。每个车站耽误几分钟,累积起来,整趟车晚点的程度就非常可观了。1936年,铁道部专门发文,规定旅客乘车必须先下后上。

  火车晚点还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原因。梁实秋有一次陪同某位高官坐火车到郑州,行经某地,见风景秀丽,他不禁称赞:“这地方风景如画,可惜火车走得太快,一下子就过去了。”那位高官尊重知识分子,闻言立即下令停车,火车竟然真的停了下来。梁实秋目瞪口呆,连连感叹特权的可怕。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晚点,铁路都是不退钱的。这一点,民国《铁路客运通则》规定得很清楚:“行车时刻,铁路应以力求准确为主;但因事故,不能担保稍无迟缓”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李子明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