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筷子毛巾等日用品“超龄服役”变细菌温床
牙刷、筷子和毛巾,直接入口与接触皮肤,每天生活中都会用到,可你是否注意过它们也有“保质期”?“超期服役”的后果就是变成了细菌温床,不知不觉地带来疾病的隐患。
日前,记者从一些市民手中收集上来正在使用的15份日用品作为样本,送到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生物实验室,经过一周时间的检测,发现这些样品随使用时间和使用习惯的不同带有的细菌数量大不一样。专家指出,要从使用时间和使用习惯上进行改变,以免看不见的细菌“偷”走你的健康。
使用3个月以上,含菌数量过亿
纤维藏细菌超期使用伤皮肤
临床医学上,细菌菌落总数超过10万个以上就可能对皮肤造成危害。
专家指出,细菌不只会留在物体表面,还能“寄生”在物体内部,人体皮肤上的皮屑、油脂,以及水中的杂质、空气中的灰尘都会带来细菌,这些细菌“藏”在毛巾的纤维里日积月累。“超期”使用的毛巾上数以百万的含菌量,很可能含有沙眼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引起毛孔堵塞、皮肤感染或沙眼。
筷子非“耐用品” 藏菌易霉变
不少人把筷子当作“耐用品”,使用1年以上都不换。专家解释,洗涤剂只能洗去表面油脂,但不能除掉藏在筷子凹槽裂缝的细菌。使用时间长,筷子还会滋生大肠杆菌和霉菌引起腹泻。
使用3个月的牙刷比使用1个半月的牙刷细菌多14倍
牙刷使用超半年越刷牙越“脏”
国外研究发现,人打一个喷嚏的飞沫里约含有30万个细菌。在本次实验中,一个牙刷头使用半年,竟含有180万个细菌,“脏”的程度好比用它刷一次牙,等于“吞”下了6个喷嚏唾液!这是因为,口腔里的细菌会转移到牙刷上,食物残渣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当牙龈出血、牙病发作时,牙刷上可能沾有的肺炎杆菌等病原菌“乘虚而入”造成交叉感染,从而引起口腔炎、慢性咽炎以及败血症、肾炎等。
影响细菌数量因素
1.使用时间: 含菌量与日用品的使用时间成正比,即用的越久,细菌数量越多。
2.使用习惯: 记者对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合适的做法也容易助长细菌数量。
解读
使用仨月以上的牙刷、毛巾,为啥细菌这么多?微生物实验室许士玉老师告诉记者,在潮湿环境、适宜温度和充足营养下,细菌每20分钟左右分裂繁殖一次,个数以几何倍数递增,即使条件变化,死掉的细菌自溶物会变成养分为同伴“延寿”,只有在干燥、高温下细菌才易大量消亡。
使用习惯上,从未或很少消毒、晾晒,不注意保持通风、干燥,也是日用品变成细菌温床的主要原因。
建议
牙刷、毛巾最好2到3个月更换,筷子别超过6个月,尤其免疫力低下、过敏体质的人和病患、儿童、体虚老者要经常更换。
使用后将牙刷、牙杯彻底清洁、干燥,刷头向上摆放。
避免将牙刷放置在密闭的容器内。
最好两把牙刷早晚交替使用。
经常将牙刷放入沸水烫上5分钟。
毛巾用后马上清洗,放通风处晒干。
多准备两条,避免一巾多用。
毛巾要定期用高温的水蒸煮。
擦干或沥干后再放入筷笼。
筷子出现磨损、褪色别再使用
特别鸣谢: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人员曹天才、刘峻宏、王银强、朱恩举、胡金龙、任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