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生命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07.05.2015  18:33

  近日,人民大学一名男生坠楼身亡,在社交媒体上曾发声“既没有才华,又没有勇气”(这是继今年4月、去年6月,人民大学发生的第三起坠楼事件);江西某高二女生因成绩差服毒自尽,留遗书称对不起养父母;今年3月,杭州和睦小学一名11岁的女孩从7楼跳下,疑因几天作业没做,老师叫家长把她领回家,想不开……(5月4日中国台湾网)

  近年来,屡屡发生学生跳楼、坠楼等自杀事件,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听到这样的新闻,让人揪心、痛心,扼腕叹惜之余,也引起人们的深思、反思,追问背后的原因。对于诸如此类事件,人们习惯性地归咎于家长期望过高,学生心理脆弱。这诚然是对的,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剥夺了他们继续生活的勇气?

  解铃还须系铃人。教育的问题需要教育来解决。笔者认为,学校屡屡发生学生自杀的悲剧事件,让教育蒙受不白之冤,让家庭遭受重创,让父母承受失子之痛,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出现了问题,已经让学生厌倦了读书的意义,失掉了生命的希望,丧失了继续生活的勇气。我们必须给予重视,给予关怀,必须深刻反思,设法解决。救救我们的孩子!救救我们的教育!

  学生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教育方面而言,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它逼迫我们反思教育的各种做法,审视教育的各种现象,探讨教育的深层次问题,追寻还原教育的本质,与时俱进,革新教育思想理念。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笔者认为,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提醒我们,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学生生命观教育,让学生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命是宇宙的造化,是世界上的最美丽之花。一个人的生命不但属于自己,而且属于他的父母、亲人、朋友,属于所有关心他的人。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的生命,决不是个人私事。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也是一个感恩问题。我们应当感恩父母赐予生命,感恩老师的教育,感恩社会的包容。生命在,希望就在。生命在,理想就在。生命在,意义就在。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不应自暴自弃,糟蹋自己的生命。

  不可讳言,在学生中发生的自杀事件,与学校的生命观教育缺失、不足、不够、不到位是有重要关联的。如果我们的生命观教育没有欠缺,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学生还会轻易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吗?

  总之,生命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生命观教育点燃学生对生命的希望,生活的勇气。敬重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努力彰显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