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300年水碓遇"生存危机" 就这样消逝吗?
水碓作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老机械加工方式,凝结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先人的智慧。如今,在乡间也难以找到水碓踪影。粮食加工经历水碓舂米、柴油机碾米到电动剥壳机的“三部曲”鲜有人知。
在贵溪市金屯镇,一座有着300年历史的古水碓依旧可正常使用,见证了农业生产历史的变迁。不过,这座水碓也面临着年久失修的困境。专家建议,可结合当地的旅游发展、生态建设,通过开发利用促进对水碓的保护。
匠心独具巧夺天工
初冬,天气渐寒。贵溪市金屯镇潘家村,一座明末清初建造,历经300年历史的古水碓静静躺在村头瓦屋内,屋外是驱动水碓的立式水轮。
据年近60岁的潘家村村干部潘金来介绍,水碓主要原理是利用木石借水力作用进行舂击。水车前的水流通道处,几块石板将往此处冲来的溪水拦住。“这是为了调节水力的大小,水流过大或过小,水碓都无法工作。”潘金来说。
瓦屋外的水车,转轴上装有两根错开的碓梢,这是水碓的动力机械,用来拨动碓杆。碓梢的前端架着一根木杆,杆上装着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则是用来装材料的11个石臼。流水冲击水轮转动,轴上的碓梢拨动碓杆,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击,碓头1分钟可舂击60至80次,11个石臼可以同时舂米,每小时可以加工50余公斤粮食。
潘金来依稀记得父辈们使用水碓时的场景,急流冲击水轮的声音、碓头撞击石臼的声音,人一靠近,感觉大地都在颤抖。包着铁帽的碓嘴沉重地打下,“呼呼”“蹦蹦”的舂米声沉实有力,谷壳与米粒分离声“哔哔”作响,碓屋里糠尘弥漫,所有人挥洒着汗水,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古老水碓逐渐废弃
据了解,潘家村本有多座水碓,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水碓使用频率越来越低,附近村子的水碓一座座被拆除,舂米声早已离人们远去。但是,潘家村村民出于对这座水碓的留恋,选择将其保留下来。
当下,只有逢年过节,水碓才会开动,节后水碓又恢复平静。水车和碓臼上的道道沟槽诉说着水碓历经的岁月。尽管如此,不少老农想起水碓运作的声响,脸上总洋溢踏实沉醉的笑容。在村民眼中,水碓是先祖的恩赐。潘金来介绍,水碓舂出的米总被作为贵重的礼品送给亲友,营养价值远胜于机器碾出的米。
说起水碓如今的落寞,潘家村村民孙云黯然神伤。孙云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村里迎来了第1台柴油碾米机。附近村庄的村民常常用平车或独轮车将自家稻谷运到潘家村碾米,每到农忙时节,碾米房总是人声鼎沸。21世纪初,村民潘毛达购进了1台小型成套碾米剥壳机。剥壳机省时、省力,让农民亲身感受到时代在前进、生活在变化。
随着碾米剥壳技术不断进步,水碓这一笨重繁杂的碾米机器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水碓房也慢慢少人问津。
发展旅游保护水碓
2010年,潘家村这座古水碓被列入贵溪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这座富有历史价值的古水碓,潘金来组织村民,每年筹集3000元,对古水碓进行保养维修。
但是懂得维修的老师傅如今已80岁高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碓出现破损处越来越多,村民筹集的维修资金捉襟见肘,潘金来估算,要想完全修复,至少需要3万元。
潘家村地处山区,风景秀美,潘金来曾设想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水碓的保护,但苦于缺乏资金,一切只是空想。潘金来说,水碓的保护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因为这是历史的见证。
据了解,水碓已被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但在城镇化日益加快的今天,水碓这种古老的机械作业逐渐没落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南昌市湾里区铜源峡整个峡谷将近200座水碓,其中近9成被废弃,如今仍可使用的只有20多座,这一状况令不少专家扼腕叹息。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说,作为人文景观,水碓记载着上千年的历史和先人博弈大自然的智慧,十分有必要保护下来。要结合当地的旅游发展、生态建设等情况,通过开发利用促进对水碓的保护。
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杜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