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用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网民

04.03.2014  15:48

  当主流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活动的时候,一切消极负面的不良价值观都将望风而伏。只有化解了网络中的价值冲突与矛盾,互联网与网民才能真正意味着成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早已成为大众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展示出日益强大的威力。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人数达到5亿。身处“人人手握麦克风”的网络时代,网络正在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公众生活。如何在广开言路的同时,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互联网企业代表性人物马云曾提出,“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价值观”。其实,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广一些,不难发现,每种网络声音的兴起、每起网络事件的热播,所传递的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问题是,这些价值观是否正确?或者,换一种方式来追问,这些价值观所传递的内容,是否合乎多数人的感受?

  毋庸讳言,批判丑陋与赞赏美好,总是很容易在网友的传递中成为热点,由此展示出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同样毋庸讳言的是,很多时候,群情激昂的网民自认为触摸到了真相,却不料只是被人利用以营造声势。网络的繁荣以及自媒体的兴起,在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积极性的同时,亦不免因碎片化表达而泥沙俱下。于是,“围观”改变中国的另一面就是,每个“围观者”也都在此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在以虚拟、自由和开放为特征的网络文化形态中,错综复杂的价值冲突史无前例地置于同一平台,由此必然对构建网络主流价值观提出更高要求。实际上,网民并不缺少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也不缺少道德过滤的理性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丰富的信息,使网民能够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正所谓“谣言止于公开”,太多热点公共事件表明,越是开诚布公越容易得到网民的理解,越是遮遮掩掩越容易遭到广泛质疑,弘扬主流价值观显然不能只依赖于空洞说教,更多需要一种开诚布公的姿态,以及身体力行的实践。如果各级领导和政府机构能够多一些平等交流、良性互动的行动,增添一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窗口,在公众喜闻乐见的传播互动中,自然有助于培育网络主流价值观。

  《论语》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不仅对人来说如此,对于价值观来说同样如此——当主流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活动的时候,一切消极负面的不良价值观都将望风而伏。只有化解了网络中的价值冲突与矛盾,互联网与网民才能真正意味着成熟。(赵志疆)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