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留住“江西蓝”

17.08.2015  10:18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江西交出一份漂亮的年中“答卷”:上半年多项经济指标领先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江西雾霾天气数量在全国30多个省份排名后移。一增一减,说明江西的GDP“含金量”高了,“含碳量”低了,江西在加速发展的同时,留住了更多的蓝天。

  欣慰之余,更值得我们思考:江西在新一轮跨越发展中,用什么留住“江西蓝”?

  “蓝天就是幸福。” 2014年的APEC蓝,令我们记忆犹新,更让人们对长久留住蓝天心生渴盼。发展与生态,从来都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实现二者协调,并非易事。江西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抑或以保护生态之名放弃发展,都不是我们应有的选择。绿色崛起,无疑是破解这一矛盾的良方。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再次吹响了绿色崛起的号角,用绿色旗帜凝聚江西发展的共识,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江西样板。

  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西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曾几何时,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付出的是环境、资源压力与日俱增的代价。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节能减排,不仅是保护环境,实现更多生态福祉,更是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未来发展中,要更好留住碧水蓝天,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智慧,破解难题,从产业结构、执政理念、行为习惯等进行深刻转型,重新审视定位和路径,扬长补短,变后发劣势为“厚发”优势,才能更快更好重新出发。

  留住“江西蓝”,需要擦亮生态品牌。绿色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仅靠一时关停企业留住蓝天,并非长远之计。而应以更长远眼光构建绿色规划,用绿色战略铺就江西发展蓝图,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扬优成势,将旅游业、服务业、健康养生、生态农业等作为优势产业着力打造。打响江西绿色品牌,让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江西青山绿水吸引更多游客,才能真正变生态为财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年日益频繁的雾霾天气,给原来的粗放发展方式敲响了警钟。牺牲环境,换来的一时发展,需耗费更多的成本去治理。发达国家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才重现蓝天的教训,值得我们吸取牢记。要加快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必须用更科学、合理的绿色政绩观引领发展,用更严格的环保问责守住生态红线。将经济效益、资源消耗、污染减排等纳入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只有保护环境前提下的绿色政绩,才能行稳致远。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需要人人参与。留住“江西蓝”需要绿色习惯滋养。保护生态环境,政府、企业、公民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让广大群众接受绿色文化的浸润、滋养,使绿色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全民自觉和共同行动。从小事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积极践行绿色生活,让绿色、节俭、低碳成为人们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用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来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可再生能源,生产更多节能环保产品。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更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诚如此,我们才能在经济稳健发展的同时,留住青山绿水,留住“江西蓝”,真正成为绿色崛起的样板。

  黄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