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盗墓:多为"父子兵" 鬼吹灯实为供氧不足

25.03.2015  12:55

  知道“摸金校尉”的传说吗?相信看过盗墓小说《鬼吹灯》的人,对这个所谓的盗墓门派印象深刻。没错,摸金校尉即是盗墓者的“雅称”。

  那么盗墓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他们如何作案?是否真如盗墓小说等文艺作品描写的那样充满奇幻色彩呢?

  文物保护工作者揭露,盗墓其实是十足的猥琐行当,在漫长的盗墓史上,这些所谓的“摸金校尉”干的尽是伤天害理之事,刨人祖坟,盗挖、损毁文物,甚至还谋财害命,可谓恶行累累。

   门派 摸金校尉实为猥琐行当

  摸金校尉是古代一个盗墓者门派,据说曹操为弥补军饷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职,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不过后来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尽管如此,古人还是将“摸金校尉”这个雅号赠给盗墓者。

  在一些盗墓文艺作品中,摸金校尉还和发丘中郎将、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并称为四大盗墓门派,他们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气象,以《易经》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有的盗墓高手不仅身怀绝技,能飞檐走壁,甚至百毒不侵。当然,他们通常还有一副潇洒、帅气的外表。经过如此这般渲染,盗墓类文艺作品吸引了不少读者,催生了一批批“稻米”(即盗墓文艺作品粉丝)。

  事实上,在人们的观念中,盗墓就是一个十分猥琐的行当。

   身份 盗墓多“父子兵”上阵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介绍,盗墓者这个群体比较复杂,不同历史时期情形不同。说起盗墓者真正的开山鼻祖,不得不提到当初的修墓匠。古代一些修墓人由于对所修古墓的墓址、构造、“含金量”相当清楚,就监守自盗,掘墓取宝。后来有些墓主为了防止工匠泄密或盗墓,在墓建好后便将他们杀害陪葬。

  唐宏杰介绍,大规模盗墓行为大多出现在改朝换代的动荡、战乱时期和天灾人祸,无法维持生计的困难时期。

  有业内人士猜测,有的墓不排除墓主人后代子孙自行掘墓取宝。

  上阵父子兵,古代盗墓的也多为父子,很少有非亲缘关系的人一起盗墓。出宝阳解释,这是为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

  “到了近现代,盗墓者的成分越来越复杂,他们可能是父子、好兄弟,也有可能是专门盗墓团伙中的成员。”出宝阳介绍。

   风险 常有盗墓者葬身古墓内

  考古中,在古墓盗洞下看到的尸骨一般是盗墓者留下的。

  据记载,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驻扎在王审知墓附近的种屯军30多人盗掘了王审知陵墓。盗墓的士兵从宝顶上凿开一个洞,用绳扎住一人的腰放入墓中。忽然,先下去的那个人呼之不应,上面的同伙们架长梯鱼贯而入,才发现先下去者已经死了。

  在宋元古墓中经常发现大量的水银,古人用它是为了防腐,以便更好地保存尸体。

  为了应对墓中危险,一些盗墓者不但具有专业知识,他们善于分析古墓,能很快确定主墓地址,甚至是墓内人头、脚的朝向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也有一套办法。有的盗墓团伙积累丰富的经验后,甚至还会开班授徒。

   揭秘 “鬼吹灯”实为供氧不足

  有盗墓者为安全起见,往往带灯进入墓室内。

  小说《鬼吹灯》中有“人点烛,鬼吹灯”之说,相传系摸金派不传之秘,即进入古墓中,先在东南角点燃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须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

  专业人士解释,通过点灯判断安全与否,有一定科学依据,这实际上是通过点灯来判断墓内的氧气是否充足。

  如今盗墓者的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基本上都配备氧气面罩和红外线探测仪,有的还配备在400米开外就能见到人的夜视镜。

  也有一些盗墓者砸通密道,却在墓室前放弃了。出宝阳说,正因为盗墓这一行当很危险,盗墓者也比较迷信,他们格外谨慎,如果途中出现守陵人有警觉迹象,或白天游人增多等原因,都可能中途放弃。

  例如2013年2月,开闽王陵墓惊现8米盗墓密道,密道距墓室仅三四米,但盗墓者后来放弃了。也有盗墓贼很有耐心,比如在距离古墓稍远的地方盖房屋,甚至种上农作物等掩人耳目,然后再从屋子里挖一条密道通往古墓盗墓,单挖掘密道就可能要花上数月。

   蠢贼 缺乏专业知识盗墓者

  出宝阳介绍,俞大猷墓被盗后,各级文保部门均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事实上,在泉州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名人古墓内高价值的物品不是被盗,就是被当地文保机构送往各级博物馆加以收藏保护,至今还留在古墓中的值钱宝贝少之又少。但诸如俞大猷墓、武肃王陵王审邽墓还是被盗,说明盗墓贼对这些古墓的基本情况不怎么了解,他们一无所获之外,等待他们是法律的严惩。

  晋江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局长黄良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直指“这是一群蠢贼所为,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俞大猷古墓”。因为俞大猷墓早已是一个空墓穴,墓中的文物如墓志铭、兵器等均已陈列在博物馆。

  文物保护工作者分析,这些盗墓贼可能是流动作案。比如刚好发现俞大猷等名人墓较成规模,想当然以为藏有贵重物品,从而铤而走险,实施盗墓。当然,盗墓者具体身份有待警方破案后方可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