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平价商店”如何稳价惠民(图)
本报记者 付 强 文/图
近来,全国多地蔬菜价格高位运行,给消费者增加了经济负担。然而,在南昌的近百家商场超市,不少蔬菜价格却比市场均价低15%至60%。这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消费者在平价商店选购平价蔬菜。
稳价惠民
每天12种蔬菜低于市场价15%销售
“今日莴笋,3.96元/公斤(市场价7.62元/公斤),降幅48.03%;白萝卜,3.18元/公斤(市场价4.76元/公斤),降幅33.19%……”11月21日10时许,在大顺发超市(湾里凯旋湾店)的公示栏上,标出了12种蔬菜的优惠价格。蔬菜大幅降价,吸引了周边居民,超市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正在选购蔬菜的李阿姨称,她是周边绿苑小区的居民,该超市菜品又多又新鲜,更重要的是菜价特别便宜。“你看,这有绿色和黄色两种商品价格牌,黄色价格的是超市每天公布的平价蔬菜。”李阿姨边挑选菜品边告诉记者。
“菜挺实惠的,外面涨价了,这里仍是平价。”在旺中旺百货(新建区解放路店)蔬菜选购区,许多消费者对记者说。以南瓜为例,市场价5.4元/公斤,这里保持在2.2元/公斤,降幅接近60%。
事实上,上述两家超市,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昌市农副产品平价商店。
南昌市发改委商品价格管理科负责人杨期贵介绍,早在2012年11月25日,南昌市印发了《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启动平价商店建设工作。该《实施方案》要求,申请成为平价商店,商家必须有相对独立且具备一定规模的经营场所或销售区域,有自营或租用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配送中心,每天至少有12种蔬菜以低于市场均价15%的价格销售并保证供应。目前,南昌市城区共有92家平价商店分布在居民生活聚集区,形成了覆盖城区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网络体系。
农超对接
降低流通成本稳定销售渠道利企惠农
谈及超市常年保持12种蔬菜平价销售的秘诀,大顺发超市副总经理傅拾林表示,这得益于超市实行“农超对接”供应链新模式。
以莴笋、白萝卜等菜品为例,该超市与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熊国强蔬菜基地、南昌县种菜大户黄雪凤、南昌县三江口光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菜农订立了产销协议。“有的专门种莴笋,有的专门种白萝卜、白菜,还有的按需种植。”这样一来,即使平价菜销售火爆,也不会出现断供的情况。
“过去,对于市场上卖不完的菜,我们要么按30元或50元一筐处理,要么拖回来最后烂掉了。”江西华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章荣根表示,近几年,在南昌市政府引导下,与平价商店签订购销合同,让他再也没了后顾之忧。
杨期贵表示,为了激发企业和菜农参与积极性,交通运输部门对平价商店运输农副产品车辆,免收通行费和停车费;税务部门对于平价商店建设也实行税费优惠政策;新开办的平价商店验收合格,政府还给予开办费补贴。此外,有关部门每年还会对平价商店进行考核评级,评为合格至优秀者,分别给予2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奖励。9年来,南昌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扶持平价商店建设,全市平价商店惠民金额累计达2.4亿元。
多措并举
平价商店经验获国家发改委推介
有扶持,也有监督。
南昌市青云谱区现代服务业和价格认定监测中心副主任周韵告诉记者,平价商店日常运营时,该中心会对其不定期巡查,主要针对稳价惠民、明码标价、日常管理,以及守法经营等情况进行考核。对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次评为“不合格”的平价商店,按规定上报取消其平价商店资格。9年来,有46家被取消资格,占授牌平价商店总数的35%。除了线下监管,南昌市价格监测部门还在全市设立了20个价格监测点,每天更新市场价格,并且通过南昌市农副食品平价商店管理系统进行线上监管。
今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典型经验做法》专题专栏。由于持续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切实发挥了平价惠民作用,南昌的做法作为典型获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介。
杨期贵告诉记者,下一步,南昌市将对肉类、鱼类等涨幅比较大的农副产品推广平价商品模式。同时,市里计划将平价商店建设纳入“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总体规划,接受区、街道(乡镇)、社区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社区便民惠民服务供给能力。
对此,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激清认为,南昌创新平价商店模式,把实惠装进群众的“菜篮子”,既畅通了菜农销售渠道,激发了商超参与积极性,又实现了政府对市场的有效调控,“稳价、惠民、利企、利农”多重经济与社会效果凸显,是一项多赢的民生好举措,其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