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看ipad太久患视觉疲劳后遗症
最近,长春市民曹女士发现两岁半的女儿看东西眯眯眼,眨眼次数也频繁,每天捧着iPad不撒手,眼睛都看坏了,家人只好把iPad藏起来。
“家人拿她没办法,就盼着周一幼儿园开学,就有人管她了!”曹女士说。
长春市朝阳区教师幼儿园园长张丽颖说,开学归来,宝宝们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发脾气、拒绝午睡,这都是在家被过度宠爱,促成的不良习惯。同时,假期家长图省事,供孩子们娱乐的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严格限制时间,导致孩子视力受影响。
据吉大二院门诊统计,寒假期间,眼科平均每天挂号量都达1000余个。斜视与小儿眼病科的徐春玲医生观察发现,3岁~6岁学龄前儿童,占门诊量20%左右,基本都是来看侧视、眨眼的。
小孩得了电视性侧视
徐春玲说,随着小孩子看电视越来越普遍,观看时间过长,专注度过高时,会习惯性把头歪向一侧。当孩子坐姿与电视高度不相称,低头、仰头的坐姿,双眼向侧面或上、下看就会形成侧视,俗称电视性侧视,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应对:家长发现情况后,要及时带孩子来眼科检查,有屈光不正的,及时矫正,还没有的,要减少看电视时间,纠正坐姿。
孩子眨眼频繁是咋回事
看东西眯眯眼、眨眼咋回事?“多数都是视觉疲劳的‘后遗症’。”徐春玲说,小儿眨眼频繁,医学上称为儿童多瞬症,每分钟可达15次以上,常伴有眼睛干涩、揉眼等症状。主要跟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有关。
徐春玲说,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画面闪烁、变化速度快、光线强,长时间注视后,导致眼外肌持续收缩而痉挛,视觉疲劳后引起眼部不适,眨眼能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
应对:1岁~2岁儿童,视力系统发育不成熟,电子产品光线过强,会对视力发育产生影响,要尽量避免接触。3岁~6岁儿童,处于视力的发育期,看电视、玩游戏,每天不要超过一小时。同时,每隔3个月或半年,到眼科检查一次,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延伸阅读这些儿童疾病是宠出来的
1.视力问题
长春市儿童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沙颖说,电子产品的普及,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弊病。被宠出来的儿童疾病,视力问题应当排第一!“很多年轻家长图省事,用电子产品代替家长的陪伴,孩子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一旦沉迷其中,不及时提醒,视力很快受影响。”形成依赖后,面对家长的反对,孩子们会用哭闹来应对。对孩子过度宠爱的家长,就会妥协或退让,延长玩的时间,付出的是健康的代价。
2.神经性厌食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冯晓纯认为,宠出来的儿童疾病,主要跟吃有关,“家里一个娃,常常好几个大人来照顾。讲究精细喂养,都没少在饮食上下功夫。”给孩子开小灶,经常不与大人一同进食,缺少饮食气氛。孩子食欲不佳时,家长过分关注,通过玩具等诱惑,会导致孩子神经紧张,减少进食兴趣。当孩子因不饿而拒绝进食时,遭到家长强迫或批评,同样会影响食欲。
3.小儿肥胖症
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遇到合胃口的就没有节制,洋快餐、小零食不住嘴,冯晓纯说,长期暴饮暴食下去,很容易形成小儿肥胖症,“随着生活条件提高,小胖孩儿越来越多了。很多家长觉得胖有福,大了就好,根本没意识到这是饮食不均衡的表现。”小儿时期的肥胖,很多会延续到青年甚至成年,除了影响身形,各项健康指标也不佳,导致身心双重受影响。
4.小儿神经症
独生子女,多数在家说一不二,在家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家长过分宠爱,会让他进入幼儿园、小学等集体中时,有被“冷落”的感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形成交流障碍。冯晓纯说,心情不好、长出气、胸闷等,都是小儿神经症的首要表现,严重时还会有暴力倾向。
如何帮孩子改掉坏习惯
长春市朝阳区教师幼儿园教学主任赵喆认为,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首先来自孩子的成长环境,家长、老师、成人的不良示范;还有就是动画片、网络游戏、影视作品中的不良影响,学前儿童正处在强烈的模仿期,对很多事物好奇,但是由于年龄小,没有办法分辨他所好奇的行为和习惯是对还是错,因此没有经过过滤而是一味地模仿学习。其次,这些行为的产生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系,他的短时记忆还没有发育完全、经历叛逆期等。
1.耍脾气
通常是要求不能被满足的时候发生,因此家里要建立家庭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很多家长为孩子玩多长时间犯愁,这就需要在玩电脑或手机前,事先定好游戏时间,一切活动在有限时间内进行。
2.爱顶嘴
如果一个家庭崇尚民主,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孩子对家长的说教做出回应,常常被视为顶嘴。这时,家长应该想一想,如果孩子的反驳有道理,也应该得到尊重。事后再与孩子讨论家长的合理要求,请孩子遵守。
3.无视或打断大人讲话
改变你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学会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耐心地听完孩子的话,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模仿行为对象。如果你不小心打断了他(或别人),要马上说:“对不起,我打断你了,你接着说。”
孩子不仅能学会你的礼貌,还能学到你大度承认错误时轻松自然的态度。相信不久,你一定会有惊喜。
本报记者 董春梅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