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发展成果普惠民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人心。改善民生、造福群众,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省委省政府继续大力实施各项惠民利民的政策,民生在经济发展中继续得到改善,惠民工程成效喜人,社会事业呈现出全面进步、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教育事业成效显著
1、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平稳发展。2014年全省拥有幼儿园11448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159.4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增长1.9%。全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87所,同比增加2所,增长2.4%;在校生19765人,同比增加2654人,增长15.5%。招生人数3888人,比上年增长16.5%。
2.义务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普及。2014年全省拥有小学9764所,在校生412.9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全省普通初中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569所,在校生265.48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6%。小学毕业生升普通初中比例达到99.70%,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3.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迅速。2014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951所,招生人数51.34万人,在校生157.07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4.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4、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的阶段。2014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成人高等学校103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111.50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6.6%。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研究生招生数达到9704人,比上年增加297人,增长3.2%,其中博士生260人,硕士生9444人。截止2014年底全省共计在校研究生27660人,其中博士生1020人,占3.7%,硕士生26640人,占96.3%,硕士研究生居多。
5、教育资助惠及面进一步拓宽。目前,我省已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的全程式助学,每个教育阶段都有学生资助政策的陪伴和呵护,都有学生资助政策为每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驾护航。2014年共发放资助金74亿元,资助学生738万人次,其中,生源地信用贷款实现了“应贷尽贷”,共发放贷款金额6亿元、近9万名学生受益。2014年,全省共发放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293万元,奖励研究生631人;共发放研究生国家助学金8083万元,资助研究生26330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帮助4.2万名大学生和879名研究生新生顺利入学,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辟“绿色通道”,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二、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1、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2014年全省卫生机构7856个(不含村卫生室),比上年增加606个,增长8.4%。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8.69万张,比上年增加1.26万张,增长7.2%。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由去年的3.86张上升到4.12张,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92.7%,比上年增加6.2个百分点
2、卫生技术人员队伍扩大。2014年全省卫生技术人员为20.13万人,比上年增长5.8%,其中执业医生(含助理)7.46万人,注册护士8.4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2%、7.6%。
3、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善。2014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0.55%,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4.9%,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7个百分点。有关资料显示,近5年全省共投入资金4.5亿元,改造厕所69万座,惠及农村人口270余万。通过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全省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由2004年的万分之5.77下降到2013年的万分之1.97,下降幅度达到65.9%。
三、民政事业全面推进
1、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我省自2006年起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实现了城乡低保制度全覆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每年的保障困难居民资金稳定在100万左右。2014年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上年的400元/人.月提高至430元/人.月,比上年增长7.5%;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上年的200元/人.月提高至220元/人.月,比上年增长10.0%。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标准由上年的500元/人.月提高至600元/人.月,比上年增长20.0%。城乡福利机构孤儿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1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月275元,农村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260元。
2、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创新。2014年全省城镇服务设区3154个,城镇便民服务网点达到3060个,社区志愿者组织数达到1013个,注重引导社区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
3、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推进。2014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8.32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0.12万人。民政部门资助的参保人数和参合人数首破100万和200万,分别达到101.25万,251.27万人,比上年增长100.0%、79.1%。各类提供住宿和社会服务机构达2033个,其中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1906个,社会福利院136个,光荣院203个。养老服务机构1548个,其中农村达到1334个。民政部门直接救助人次数达到154.94万人次,得到临时救济的困难户数达12.97万人户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63.6%和152.3%。
四、社会保障事业普惠于民
在经济增长趋缓和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2014年我省就业局势稳中趋好,保障事业稳步推进。201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同比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4.7%,比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引领7180名大学生创业,实现了“就业和创业比例双提高”的目标;全年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4亿元,同比增长16%,小额担保贷款共扶持创业并带动就业52万人次。全省参加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2581.7万人、1489.1万人、271万人、445.1万人和240.5万人,与上年相比参保总人数增加103.2万人次;五项保险基金征缴总收入489.2亿元,同比增长17.7%。
五、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1、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提升。2014年全省新增非遗展示馆12家,新增博物馆7家,新增美术馆3家,新增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145个。截止2014年底,全省公共图书馆112家,藏书2030万册,文化馆114家,非遗展示馆98家,博物馆140家,美术馆33家,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855个。2014年全省全年购书经费支出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基层公共文化电子阅览室1993个,覆盖了全省所有乡镇。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基本实现了免费开放。
全年各级图书馆借阅人次达356.65万人次,借阅图书1070万册,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30%。全省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举办讲座697场、展览1217场,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94%。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全年推出基本陈列展览和临时展览522次,接待观众达2865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13.0%。
2、新闻广播电视电影事业欣欣向荣。2014年末,全省拥有新闻出版机构7294家,比上年增加291家,增长4.2%。出版各种图书、期刊6031种,比上年增加143种,增长2.43%。期刊和报纸出版印数13.0亿份,比上年增加4.8亿份,增长58.7%
2014年底全省拥有广播电视中、短波发射台达15座,调频转播发射台406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8.5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609.9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到498.27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15.89万户和77.97万户,增长2.7%和18.6%。。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建有数字影院184座,影厅805个,较2013年新增61家数字影院,新增影厅277个,新增座位30089个,全年累计票房5.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0%,观影人次达到1660.19万人,比上年增长42.0%,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增势喜人
六、体育事业生机勃勃
1、竞技体育再创辉煌。2014年我省各有3名运动员参加仁川亚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分别获得2金1铜。参加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共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2个第四名、6个第五名、3个第六名、5个第七名、3个第八名。
2、体育设施建设实现大飞跃。2014年全年共计安排5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19个县(市、区)建设了体育场地设施,并且从国家体彩公益金、省体彩公益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中共筹集资金13798万元,建设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43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214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75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6个,“雪炭工程”3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个,户外健身基地1个,老年人活动中心3个。2014年全省体育行业固定资产投资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79.1%,超过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61.1个百分点。资金的注入,带动了体育设施的快速发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十年前的0.53平方米提高到2014年的1.42平方米,成为近十年全国体育设施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
3、群众体育蓬勃发展。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群体性活动,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满足了广大群众多样的健身需求,为全民健身增添了风采。2014年全省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达32.0%,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显著增强。国民体质进一步提高。
虽然2014年,我省民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民生事业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全社会文化品位、基层社会管理水平问题等仍然突出,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因此,逐步进一步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养老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构建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充分保障民众的健康需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要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重视公民文化内涵;健全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引导大众体育消费。还要始终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各种措施,为百姓筑牢坚实的幸福底线,使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更好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