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解读

27.05.2015  11:45

  阻止出境,限制担任相关职务,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如果你进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相关部门就会对你采取这些措施。

  禁止乘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如果你被列入“老赖”名单,相关部门就会对你采取这些措施。

  去年7月,省发改委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等起草了《江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经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今年1月由省政府印发实施。《规划》印发后,相关部门抓紧起草了《规划任务分工方案》,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后,于今年4月底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

  《规划》的出台背景是什么,特点如何,内容有哪些?记者一一为你解读。

   实现五个全覆盖

  诚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将诚信纳入公民层面的道德规范。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就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去年6月,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地方信用体系规划或实施意见。因此,《规划》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

  如何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对守信行为进行褒奖?信用信息体系如何建?什么时候建?如何联网共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纷繁复杂的工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因此,《规划》的出台,是指导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为体现特点,力求实效,《规划》编制过程中,我省重点把握了四个注重——

  上下对接,注重衔接配套。既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衔接,又与我省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衔接。

  突出重点,注重全面覆盖。重点突出诚信宣传教育、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联动机制的基础引领作用;注重五个全覆盖,即实现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全覆盖,征信实现行业部门征信、公共信用征信和社会机构征信全覆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重点领域全覆盖,信用信息系统纵向覆盖所有市县,横向覆盖所有行业部门,做到“不漏项、不缺项”。

  积极稳妥,注重循序渐进。国家事权的事,积极跟进落实;地方事权的事,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整体设计后局部应用,分步骤积极稳步推进。

  分工协作,注重形成合力。《规划》强调形成合力,不搞单打独斗,通过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各行业部门合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突出四大领域

  总体目标方面,《规划》提出要实现“3年见成效、7年基本完善”,即到2016年,初步建成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一站式”查询服务和部门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基本建立跨部门联动奖惩机制,全面铺开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建设;到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健全,全社会诚信意识大幅度提高,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主要内容方面,《规划》提出了2014-2020年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信用建设,以及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机制和专项工程等——

  政务诚信建设,主要是推动坚持依法行政、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等四个方面建设,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诚信施政责任考核制度,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等措施。

  商务诚信建设,以社会高度关注的企业失信领域为重点,着力建立健全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企业市场准入与退出信用审核制度,在各行业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及交换共享机制,并落实企业信用与生产经营密切挂钩机制,提高企业失信成本。

  社会诚信建设,以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为重点,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组织、自然人和重点人群信用信息库,特别是适应网络社会发展,提出推行网络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建立网络信用“黑名单”制度等措施,严厉打击网络欺诈、造谣传谣等网络严重失信行为。

  司法公信建设,推进公、检、法、司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依法推行“公开审判”“阳光检务”“阳光执法”等改革;推行强制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加大对诉讼失信与规避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增强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