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生吐槽:“中国风”式翻译有点儿难
12月14日,改革后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正式与考生见面,“造纸术”、“丝绸之路”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汇频繁出现,引得考生纷纷感慨翻译题难度不小。更让考生吐槽不止的是“听力听完就收卡”的新变化,不少考生反映试卷结构调整后,来不及填涂答题卡。
首次启动新模式,考生大呼“不适应”
据悉,此次四、六级考试改革内容为:听力环节时间由35分钟变成了30分钟;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原文听写;完形填空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加长版”的短句翻译等。
周末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在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中吐槽新题型让人“水土不服”,尤其是听力,不仅考时缩短了,“听力录音播放结束后,监考人员立刻收回听力答题卡”的方式,也让考生难以适应。“时间太短,来不及填涂答题卡,必须边听边涂。”不少考生反映,由于自己只是在卷子上打钩做题,没有边听边涂,结果导致最后答题卡没填涂完。
在新浪微博发起的“新版四级听力你有没有填完答题卡”调查中, 6个小时收到了3269条网友的投票。其中只有58.5%的考生表示“万幸,填完了”,而没有填完的考生中,有18.3%是听力完全交了白卷。
“中国风”翻译难倒考生
据了解,四级有3种考卷,翻译分别是关于中国结、中国食品、茶与咖啡等,而六级翻译是关于中秋节与丝绸之路。多数考生虽然觉得有话可写,却苦于不会中国文化的词汇。
据考生回忆,“造纸术”、“丝绸之路”、“指南针”等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在翻译题中频繁出现,由于平时对这些生僻词汇接触较少,考生们因此特别抓狂。而面对中、英文化之间的转换,脑子难免有点“短路”。如中秋月饼上印有“寿”、“福”、“和”等,“寿”给出了英文,而“福”、“和”该怎么译,有考生无计可施,只得用中文拼音代替。(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