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江西日报网】【大江网】【江西新闻网】【中国江西网】让“法治阳光”遍洒赣鄱大地
http://www.jxcn.cn/system/2016/02/05/014671466.shtml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6/02/05/014671064.shtml
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16/02/05/014671049.shtml
本报记者 陈斌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014年5月15日,《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正式公布,奏响了建设“法治江西”的时代强音。
2015年是法治江西建设开局之年。一年来,我省法治建设4项工作被中央部委列为试点项目,9项工作属全国首创或走在前列,25项得到中央部委肯定或在全国推广。
“法治江西”已成为我省一张亮丽的名片。
法治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大力推进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团制度。责任单位:省司法厅,责任领导:肖良,进度安排:年底前完成……
在法治江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沙闻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法治江西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计划、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进度安排。
沙闻麟介绍,2015年初,法治江西建设领导小组将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意见》确定的239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到省直相关部门;把《法治江西建设2015年工作计划》细化成198项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并给每个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下达任务通知书。
有了任务,如何落实?沙闻麟回答,我省建立了法治江西建设总台账,实行项目管理、对表销号;建立并实行“月报告”和“季通报”制度。通报若不给力,还有督察调研。2015年,我省共组织8个督察调研组,分赴各设区市、部分县(市、区)和35个省直部门,开展专题督察调研。
紧随其后,我省率先在全国以两办的名义下发了《法治江西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将法治江西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差异化考核;出台了《2015年省直单位法治建设考核指标》《2015年设区市法治建设考核指标》,把法治江西建设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和政府绩效考核范畴。
“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建办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江西建设工作格局。”沙闻麟表示。
重点建设工作成绩斐然
“要加强条例协商与调解的可操作性,尽可能将因为纠纷引发的‘校闹’影响降到最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法制办主任万里鹏说。
紧接着,学生家长代表万英发言:“建立调解制度非常棒,建议调解委员会不单提供法律上的援助,还应提供资金上的帮助。”
…………
这是记者2015年9月9日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召开的立法调研座谈会上见到的一幕。这也是我省探索“阳光立法”、保障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
2015年来,围绕省委提出的法治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即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秩序,我省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扎实推进,重点工作成绩斐然:
——省市县三级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省直部门精简率63.6%;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331大项和59子项,省本级精简率51%。
——省高级人民法院曝光典型“老赖”9281名,948人主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协议,执行标的1.2亿元;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江西日报社联合17家网站、银行共同打造江西“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
——全省实现“六个未发生”:未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问题、重大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有影响的恶性刑事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个人极端事件。
——全省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万余件,调处成功率96%以上;出台逐级走访《实施细则》,制定诉访分离工作办法。
全民法治信仰不断增强
在赣鄱大地,“法治阳光”遍洒各个角落。围绕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我省先后开展了法治漫画征集、法治故事讲演、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文艺创作等活动。上饶市、萍乡市分别打造了法治剧《那杆秤》和《有事找老杨》,团省委摄制了全国首部大型原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动画连续剧《逐梦少年》。
步入新时代,网络舆论场日趋强大。为开辟网上普法阵地,我省先后创建了“法治江西网”,开通了法治江西微博、微信号。同时,紧紧依托省内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推出市委书记、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系列“法治访谈”,创办“法治江西建设”周刊,开展“法治江西行”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在全省掀起了普法宣传的高潮。
坚持典型引导,才能不断增强全民法治信仰。在推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又推出了34项法治建设典型,如省信访局引入第三方化解信访积案;余干县推进综治、维稳、信访、矛盾调解、司法所“五位一体”建设,有效解决基层法治力量不足问题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法律知识逐渐深入人心,崇尚法治、信仰法治的社会氛围正在赣鄱大地慢慢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等法治生活方式正成为社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