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囧”现在有“Duāng” 网络生造字怎么看?

23.03.2015  12:23

图一

图二

  近日,一部由功夫影星成龙代言的曾被工商部门打假的广告被网友们进行了新一轮的恶搞,视频中的一个“duāng”成为了最热门的符号。很快,网络上掀起一股最新的造字浪潮,“duāng”字变身“(见图一)”顺势而生。这些网络生造字是会倏然而逝,还是会影响深远?面对网络生造字,你是什么态度?一笑置之?积极加入?还是愤而攻之?

   网络生造字再次走红

  生造字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早在唐朝,朝臣宗秦客就造了“”(zhào)字,献给女皇武则天,意为“日月当空,普照天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禄兴总结说,如今的网络生造字从字形来源上说,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罕用字、生僻字字形表达现代意义,例如“”,本意是“光明”,现在更像是一种表情符号,被赋予“忧郁、无奈”的含义;第二种是借现有汉字进行会意组合,例如,前不久造出的“qióng”,就是三个“”字的叠加,意思是不停地买就会把钱花光,最后变穷;之前流行的“”和“”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méi)是两个“”的组合,原是“”的异体字,后被网名用来形容某人呆上加呆。而“”(biào)就是“不要”的意思,发音也正是原词的连读;第三种就是网络独立的生造字,例如现在流行的“duang”。除了李禄兴副教授所总结的3种生造字之外,还有一种“新意字”,即在原意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含义,10年前流行的“偶(我)”、“粉(很)”还有“银(人)”等皆可归到此类当中。

  网络生造字的走红,引起众网民的围观。不少网友表示,没想到汉字还可以这样“”,也有部分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借势造字进行广告宣传,曾在T恤上印生造字就是一例。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持明确的反对态度。他说:“字不同于词,字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书写符号系统,需要一定的规范,这样才能保证文字在记录语言时的准确性和可沟通性。网络作为新媒体,具有传播快、受众广等特点,更应慎重使用此类文字,尤其应该注意是否用在引号中,是否明确标识出戏谑、娱乐的语境。

  李禄兴则认为,对于网络生造字,我们一方面要抱以宽容的态度,因为网民的发明创造以及人们追求“新、奇、特”的心理是难以阻挡的;另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注意规范用字,避免误导社会和受众。

   网络生造字难以长期存在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开始,一直到现代新印刷字体的产生,汉字的发展历经几千年沧桑,始终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网络造字在语言的发展潮流中更像是一种智力游戏,表达着现代人的幽默、反讽等情绪,反映着现代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其真正的社会应用价值普遍不高,流行一段时间后热度会逐渐降低,继而被新的生造字淹没,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滩上”。网络生造字与网络流行语一样,是一种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现象,也是当今社会文化快速发展变化的表现。

  历史上出现的生造字,例如“”,后来并没有通行在汉语文字体系中,因为已有的文字系统中早已存在着表示“明亮”的字词。后来,除了用在名字中,“”字很少被使用。普通话和方言中也存在一些“截肢”、堆叠的字,例如“招财进宝”合体字,还有陕西方言中出现的“(见图二)(biǎngbiǎng)面”,但大多牵强附会,多是宣传噱头,很难通用。正如十多年前流行的网络热词“斑竹(版主)”、“烘培鸡(Homepage,主页)”现已基本绝迹。很多网络新字和新词,如同浩瀚的汉字星空中的流星一掠而逝,逐渐被遗忘和淘汰。

   网络造字不会扰乱汉字发展

  有些人担心这些网络生造字会扰乱汉语秩序,李禄兴表示,学界和民众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惶恐。因为相对于近9万个汉字来说,网络生造字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且它们也不可能进入3500个常用汉字当中。其实,网络造字并非汉字独有,在英语中也不时有些新单词被网名造出来。2014最新的十大英语新词之一“friendvertising”就是“friend(朋友)”和“advertising(广告)”两个词的变形组合,意为朋友圈营销。

  大多数网友是抱着娱乐的态度参与造字和相关互动的。但在文化领域,新闻媒体有责任谨慎用字,字典词典的收录与编写也应保持规范。

  汉字发展到今天,经过了几千年的复杂演变和改造,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书写符号系统,和我们的社会生活、科学研究、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绑定关系。正如大浪淘沙,是金子总会在水中熠熠发光,流沙常有,却总会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荡然无存。生造字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也不会消失。张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