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解读: 万圣节,鬼面下面是童心

04.11.2013  16:15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万圣节”,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网易新闻:“广西贵港警方:枪杀孕妇警察带枪系执行公务”。截至今日13时,“万圣节”相关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一位,已有至少1500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50万条网民评论。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各类媒体报道走势图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作为西方国家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万圣节”话题一直是网络上舆情热度比较高的一个热点话题。

随着万圣节的临近,10月份下旬以来,“万圣节”话题相关舆情热度一路攀升。截止到今日14时,新浪微博上的相关微博已经超过5990万条,近24小时以来,此话题相关微博就超过了1000万条。

网络上关于万圣节相关的准备活动和促销商品的微博也开始与日俱增。10月28日起,相关舆情热度出现加速升温态势。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超过2600篇,29日,相关微博超过206万条。10月31日,万圣节之夜当天相关微博急剧升温,相关网络新闻超过4500篇,相关微博超过480万条。

截止到今日(11月1日)15时,此话题相关网络新闻已超过4000篇。数据显示,相关舆情热度仍然在持续升温。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网民热议:

美国的万圣节类似中国春节

网友“pangnou”:美国的万圣节热闹的气氛绝不亚于中国的春节,只不过咱们贴对联,挂红灯笼,他们则在门前的草坪上树上,弄很多妖魔鬼怪和墓碑。到了晚上孩子们都穿着自己喜爱的千奇百怪的卡通服装,兴高采烈地相约到各家各户去要糖,每家都提前准备了充足的最好的糖果欢迎孩子们的到来。

网友“小凡”: 美国的万圣节是在十月的最后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网友“栖息”: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升入天堂。

网友“内敛人”:九十年代初的一个万圣节我刚好在美国,当时住在一个公寓里,邻居有一家是美籍墨西哥人,有三个小孩子,平时电梯进出总见面,他们看到我们这些外国人总是有些不自然。但万圣节那天晚上,孩子们带着他们的朋友兴高采烈的敲开我们的房门要糖吃,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丝毫没有任何畏惧之情。

万圣节活动精彩纷呈

网友“刘同”:昨天在公司开了一晚会,看了朋友圈,各种万圣节的派对照片,心里有点惆怅。早上醒来,发现这些人仍旧还在卸妆,就为他们更惆怅了。

TopArt童艺创想儿童艺术会馆:今年万圣节派对活动开场篇:王赞淇爸爸以小丑装扮亮相,引来无数小朋友和老师的尖叫声! 小朋友们都以不同的装扮来。

温州草根新闻: 【万圣节,百辆摩托车出行欢庆】全是摩托车,超拉风! 一大排摩托开过去,大概有个一百多辆从国际大酒店那边开过去。飙车!今晚万圣节摩托车飙车赛!

云南网:【昆明万圣节“鬼气弥漫”在室内】昨晚是“万圣节之夜”,即西方鬼节。昆明的众多酒吧、部分公园以及商场推出了鬼怪主题的活动,吸引了市民。但在街道上,各色“鬼怪”却难寻踪迹,比圣诞节、情人节冷清得多。也有“中西合璧”的东西让人莞尔,比如“孟婆汤”,其实是银耳雪梨。

万圣节本是“儿童节

网友“秦臻ZhenQin”:我觉得孩子会很开心,就像现在孩子的鞋踩着能发光能叫一样。

网友“阿檬ameng”:西方万圣节难道不是小孩子玩的???

网友“听雪儿”:虽然节日来源于宗教,但现在在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这本来就是属于孩子的节日。

网友“Sidney-沈律师”:本就是个小孩子玩的节日,万圣节就是玩玩节吧了,过万万圣节的人都知道:玩玩吧了,弄些恶作剧开开心。当然也有真的恶作剧者,都是些成年人,真不是过万圣节,而是趁机作恶。

万圣节不适合中国人

网友“赫尔辛根默斯肯的黄老石匠”:一群群熊孩子扮成惨白惨白的金童玉女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清朝僵尸拿着钢叉牵着纸糊牛马--------这才是中国鬼节的范儿嘛!

马伯庸(作家):千万别弄什么中式万圣节。您想,一群熊孩子扮成女巫骷髅讨糖,还则罢了;若上门的是群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口唱师傅经,只怕打出去都算轻的。

网友“到处是和珅”: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中国有5000年历史,期间诞生了众多的节日,但如今记得过自己本土节日的没几个,一个无关紧要的节日能演变成一个全民节日,还不是中国教育造成的?

网友“彩涂聚”:万圣节不适合中国人。没传统、没沉淀、没习惯,最重要的是没“国情定调”,一直模仿西方,只会增添国人对现代文化仅仅复制而已,没有深邃的东西在里面,国外万圣节是有基调的,不像国内一味的模仿,只会增加国外对中国不理解而已。

网友“涉足涉险”: 再中式也免不了打上西式烙印。对这个节日叫好者大都是八零、九零后,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自是七零年代前的人无法比拟的,但跟中国的传统还是格格不入的。近年来随着西风劲吹,大有一切西化的趋势,尤以节日为甚。这万圣节要是传到老祖宗的耳朵里一定会气悲过去,并连喊几声成何体统。

过洋节崇洋媚外

东北人张振学(赤峰市松山区向阳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世界变得真快啊。洋人的节日,中国都过啊。崇洋迷外。崇的发呆,迷的发痴。

网友“华颜-小T”:崇洋媚外,西方的万圣节跟你有几毛钱关系。90%的人连万圣节的由来都不知道就跟风。中国的节日哪个不是文化的精髓。不了解却过外国节日的人真可笑!

网友“一叶秋”:什么万圣节,我是中国人就知道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99重阳节、国庆节。这是中国人老辈传下来,是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国魂!!!

2.媒体评论:过“洋节”不过中国节发人深思

沈阳晚报》刊文《不知万圣节来历 就知比谁更吓人》文章称,辽宁省家庭教育协会理事、辽宁省心理专家杨子表示,虽然国人对万圣节的热情越来越高,但对这个节日的历史渊源了解不深,也不懂怎么过这个节日,只是一味地模仿。万圣节热度逐年升高,不排除商家的炒作。过于恐怖的玩具和装扮对孩子的心灵创伤性很大,甚至会给小孩带来阴影和伤害。走了味儿的万圣节不适合中国的小孩子。对于舶来的西方文化应该有所取舍。即便是过洋节,也应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来历。

齐鲁晚报》评论指出,让孩子从小了解接触西方文化是好事,但要在方式上有所甄选和鉴别。当他们长大一些,向他们系统地讲述万圣节的文化,应该是更好的办法,而非照搬照抄,更不能为了赚取利润,不顾孩子们的身心发育,故意炮制热点炒作这个本来跟中国人没有关系的“洋节”。实际上,在我们中国的传统中并不乏弘扬真善美的节日。清明节的风筝和元宵节的花灯温暖了无数人儿时的记忆。而如今这些节日却屡屡被“洋节”抢去风头,不免让人惋惜。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偏颇,值得所有人深思。

美国中文网评论《珊迪后的“复苏”:2013年纽约市万圣节大游行热闹上演》人文:今年的游行是来之不易,去年因为sandy停摆一年,今年又因为经费短缺,最后一刻才筹足经费。所以今年参加游行的人显得格外的多,也是更加疯狂。除了经典的僵尸,魔鬼,吸血鬼,超级英雄以外,很多市民也是发挥创意,将costume与时事相结合,有女士踩着高跷,戴着假发办成民主党市长候选人的模样,还有情侣一个身穿白大褂 一个办成山姆大叔,暗指奥巴马健保。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