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精神还管用吗(走转改·一线调查)
是眼睛向上,还是眼睛向下
满头白发,腰板挺直,嗓门洪亮。徐龙老人身上那股垦荒劲头似乎并没有远去……
1957年12月13日,包括徐龙在内的32名鄱阳县机关的骨干青年发出庄严的誓言:“下放荷塘,建设荷塘,不见成效,不回家乡。”
困难成堆,创业艰难。钱不够、无住房、缺用具、无菜吃……是满腹牢骚、伸手向上级要,干点形象工程让领导看?还是依靠群众,自己动手,为群众办实事?荷塘垦殖场创业者没有“等靠要”,仅1958年至1964年7年间,就靠自己的双手垦复油茶、毛竹1.3万亩,营造用材林1万多亩;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生猪增加了3倍,成为全国农垦系统的排头兵。
1965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荷塘——社会主义时代的南泥湾》并配发社论。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眼睛向上还是向下的选择,考量着胆略和智慧。
一直以来,世界瓷都盛名与城市残破面貌不匹配的尴尬局面始终没有得到破解。“搞建设、要发展,什么时候都缺钱,都有困难,要把钱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景德镇市委书记刘昌林认为,荷塘创业者的事迹和精神是营养剂,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对照先辈先进”的生动本土教材。
在瓷都大道地下综合管道工程现场,记者看到正在施工的综合管沟宽10米,高4米,可以通行汽车,被分隔成双舱,一部分为电力仓库,另一部分为通信给水仓。投入使用后,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地下管网“血脉不畅”的症状。综合管沟每公里造价接近4000万元,总投资2亿元。
不追求表面光鲜,做打基础的事情,“有点荷塘味道,”徐龙讲,“马路以后不用经常开肠破肚,也不用担心积水淹城了。”
“自己动手,少花钱,多办事”。当年,进出荷塘只有一条羊肠小道。1959年,全场干群日夜奋战,仅用了180天,在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情况下,建成一条长11公里的山区公路。
70岁的童坊村村民童志云见证了这一切,他感慨地说:“他们这群人是火热的心,铁打的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有的干部干点什么事情,总是强调客观条件,没钱呐、缺人手呐……”
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建设生态之城的“瓷都梦”,关键要踏踏实实苦干。能不能学学荷塘的创业者?
名坊园号称打造浓缩版景德镇。记者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名坊园工程现场感受到当年荷塘创业者的精气神。
一栋栋设计新颖别致的工作室初具雏形,管委会书记高唤虎指了指项目部门口的道路,“门前这条9米宽、1000米长的路面,加铺设雨污水管,仅用80个工作日就通车了。企业要遇到困难,只要和项目部提出来我们就会立即解决。”
“住户”最有发言权,来自浙江龙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越窑青瓷传承人孙迈华说,企业“从审批手续到建设过程,大多数工作都是园区在做,我们只需要一心搞好基础建设就行。”
行走景德镇,全市上下兴起一股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的高潮。
是置身群众之中,还是置身之外之上
当代荷塘人清醒地认识到,再好的政治品牌,如不转化成经济品牌,就是抱着金饭碗讨饭。
荷塘乡党委书记余志锋等乡镇干部经常到农户家中与村民谈心:“你们是当地人,对荷塘最了解,也最有感情,你们提出的建议最符合荷塘的实际。”与群众交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每个干部民情日记本里都记满了群众所需、所急、所盼。
荷塘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境内现存大量红色遗址,古民居、古驿道、古桥、古碓星罗棋布。山林资源丰富,引资丛林穿越项目;水力资源独特,搞水上漂流;绿色食品好吃,办起农家乐。
进农村、串农户,解疑释惑、帮困扶弱,发放一张“便民服务卡”,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本”,建立一份“民情档案”……乡党政班子确定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具体举措,形成了一套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
因势利导,景德镇开通“民生通道”“行风热线”“网上信箱”,广纳谏言。全市成立调研组647个,走访基层群众6.98万人次,各级征求意见建议2万余条。对于征求到的意见和查摆出来的问题,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实行层层认领、责任到人。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