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讨薪板房村”难管难在“不走心”

15.06.2015  11:43
原标题:赵杨:“讨薪板房村”难管难在“不走心

上月末,中国之声报道了北京的一处“板房村”。在北京肖家河桥附近,一开发商烂尾项目区域内,有人盖起了连片的彩钢板房,被出租做仓库或居住使用,里面正常通水通电。(6月14日央广网)

超过一万平方米的违建板房是和开放商有经济纠纷的施工队所搭建,为的是能和开放商讨要欠款,因而称作是“讨薪板房村”。因为涉及经济纠纷和烂尾情况,而且开发商不出钱拆除,此处的治理也成为了管理部门的一道难题,但是,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竟以“管不了、拆不起”来答复,笔者认为,这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扣上了“为官不为”的帽子。

笔者认为,追根溯源,出现现在的“管不了、拆不起”的尴尬境地,吃的是自己种下的“苦果”,与当年的监管不到位有直接关系。早在2008年该项目就停止建设,烂尾至今,足足有7年之久,由于烂尾,导致一些工人工资拖欠问题久久不能解决,工人为了“”自己的辛苦钱,一开始遂搭建几间有安全隐患的彩钢板房,因为当时没人管,逐日增多,成了现在的“板房村”。民工的血汗钱没要到,违建更不容易拆,开发商和施工方更各执一词,凌乱不堪。

久拖不决的问题一直说“管不了”,但当现在媒体曝光过后,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发言人的回复来,其实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不过是程序繁琐。把握片板房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类,逐步治理的原则。与开发商合作,再接触当时项目的三个具体施工公司,最后再科学合理处理民工的板房,仿佛也不是之前一直闹着的“管不了”。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媒体不曝光,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就没打算“主动作为”,无非就是自己闲麻烦,“不走心”而已。

讨薪板房村”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是切忌为官不为,各种工程项目应当及时跟踪监管,对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千万不能久拖不决,而是要拿出“马上就办”的信心和方法,毕竟问题由人造成的,只要用心,岂会有解决不了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