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发现61年前入团申请书 行文用毛笔书写
发现于晋城,行文用毛笔书写
16开白棉纸上,行文从右至左竖行书写着工整有力的蝇头小楷字体。近日,一份用毛笔书写于1953年的“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申请书”在晋城被发现。这份保存了61年的“入团申请书”,是当年的申请者后人整理书籍时发现的。
5月13日上午,记者找到了申请书的发现人秦建平。他小心翼翼地从办公室的书柜中,取出了这份尘封61年的“入团申请书”。
申请书上记录的细节
这份“入团申请书”共7页,为16开白棉纸。除封面、封底外,还有5页内容,上面的文字均为毛笔书写的蝇头小楷,字迹清秀端庄,工整有力,并按当时行文从右至左竖行书写。
“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申请书”竖排居封面中央,“第一区卫生所秦志德”竖写在封面右侧,而落款时间“1953.6.9”则横写在封面的下方。轻轻翻开第一页,正文写着:“一、家庭状况;二、个人历史;三、入团动机;四、今后努力方向”四个部分。尾页签有介绍人:卫生所梁志成;申请人:秦志德。二人同时加盖个人印章。
1930年9月,秦志德出生于晋城县南畔乡五门村小东沟自然村(现晋城市城区西上庄街道办事处南畔村小东沟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前,贫农,人五口,土地五亩五分,房八间。新中国成立后,分到土地九亩六分及粮食、家具等东西,新中农。现在,中农,土地十五亩一分,人六口,房八间。”从这份“入团申请书”中,可以看出秦志德一家当时的大致情况。
“我也是从这份‘入团申请书’中,了解了祖辈和父辈的历史。”秦建平说,父亲秦志德写入团申请书时,年龄为23岁,是晋城县“第一区(驻当时的南村乡,现泽州县南村镇)卫生所”司药兼会计。
在“个人历史”部分,秦志德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历程:7岁开始,读3年初小,14岁起跑阳城董封讨生计。1945年秋,晋城解放后,秦志德参加村农会,担任小组长,斗地主、搞土改,同时参加民兵组织,当小队长,外出支前。1947年夏秋之交,秦志德到阳城县中李丘村看管国民党俘虏,秋后参加县里南下救护队卫生员训练班。1948年2月,他随军南下河南省孟县北白坡村,做战地救护以及河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秦志德通过继续学习深造,进入公立卫生系统工作。
在“入团申请书”结尾部分,秦志德立下誓言:“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文化水平,钻研业务,廉洁奉公,提高工作效率,安心工作,自觉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分配,在司药调剂方面要细心,早日使病人得到痊愈,恢复健康……”
据秦建平介绍,父亲在向团组织递交申请书半年后,于1953年12月,被批准加入团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团员。此后,他长期工作在卫生战线上,救死扶伤,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
上世纪50年代末,秦志德被抽调回晋城县城,筹建晋城县人民医院(现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担任会计一职直到退休。至今,秦建平还保留着1954年11月1日晋城县人民政府核发给父亲的《行医证》,上面不仅印有晋城县人民政府红色方印,而且还签有“县长李明星”“副县长郝子瑛”的印章。
整理书籍时被发现
晋城县首任团委书记名叫王世淮。据他回忆说,1948年以前,晋城县没有团组织。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广泛建立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还有儿童团,动员和团结青少年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直至1948年10月,晋城县团组织建立,名称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试办)”。1949年4月,正式命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
既然秦志德当年已经加入了青年团,为何“入团申请书”没有装入档案?这份“入团申请书”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据秦建平回忆,父亲秦志德身前家教甚严,要求“兄弟姐妹四个,在独立生活以前,都不允许抽烟喝酒,更不许赌博。”2001年,71岁的秦志德因病去世。秦建平有意将家中的历史集纳成书。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与父亲有关的历史资料。然而,到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查询老人的档案时,早年的文字资料已不存在。而老人身后,留下的多为医用书籍。最近,秦建平在整理父亲的书籍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份夹在书中的“入团申请书”。
翻阅这份“入团申请书”时,记者发现,申请书的第三、第四部分,在白棉纸的空白处,又用钢笔对申请书内容进行了大量修改。
难道这是一份“入团申请书”的底稿?”这种推测,似乎又出现矛盾:因为在申请书最后落款处,介绍人、申请人是加盖了私人印章的。一个正在起草的入团申请书底稿,是不可能加盖私人印章的。
不过,仔细对照修改申请书的钢笔字字迹,不难找出答案:申请书上出现的修改内容的字迹,为钢笔书写,与秦志德本人的毛笔字体完全不同。可以这样推测:当年,秦志德将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入团申请书”向团组织递交后,团组织负责人在看阅后,又在此基础上,对申请书内容进行了修改。秦志德将重新书写的申请书递交后,自己将原来的申请书原稿保留了下来。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