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禁令让年货价格更亲民 破"逢节必涨"?

30.01.2014  12:48

    新华网济南1月29日电(记者潘林青 叶婧 萧海川)春节期间不少采购年货的消费者发现,今年蔬菜、鸡蛋、猪肉等当家食品比往年要便宜许多。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央多项禁令减少了公款吃喝、赠送礼品、发放福利的数量,降低了部分商品的市场需求,让百姓能够过一个平价年。不过,要想打破长久以来“逢节必涨”怪圈,仍需从源头和制度入手,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监管,扩大民间需求,并兼顾好农民和养殖户的利益。

     年货篮“”了不少

    “过年之前我都要买蔬菜、鸡蛋、猪肉、鱼虾等食品,每年购买的数量基本一样,去年我记得花了310多元,今年仅花了280元。”在济南市阳光100小区附近的沃尔玛超市,市民王爱民告诉记者。

    山东寿光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全国各地的蔬菜经销商都来这里交易。“和过去‘逢节必涨’不同,最近一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监测的10大类蔬菜品种中,甘蓝类、菜豆类、瓜菜类等7种蔬菜品种的价格指数都在下跌,跌幅最大的达6.21%。”寿光蔬菜指数中心分析师王瑕说。

    除了蔬菜,鸡蛋和猪肉的价格比往年也便宜不少。安丘市华禽养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建国养鸡十多年了,他告诉记者,以前每到春节就要涨价,去年春节前鸡蛋每公斤9.6元都不愁卖,今年能卖到每公斤8元就不错了。

    德州市德城区东升养殖场场长张曙光反映,目前生猪价格最高卖到每公斤12元左右,而去年能卖到每公斤16元。

    中国商务部最新监测显示,1月13日至19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止涨回落,其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4%,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略降0.1%,猪肉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3%。

     多项禁令让物价回归“平民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受中央陆续出台的“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多项禁令影响,加之入冬以来气温偏暖、畜禽存栏量较高等因素,使今年春节前物价吹起“平民风”。

    “中央出台多项禁令后,各地公款吃喝、收受土特产数量大幅减少,造成猪肉、鸡蛋、蔬菜等需求量下降,从而导致物价下跌。”山东省寿光市一名蔬菜经销商说,往年春节之前,寿光几乎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购买蔬菜礼盒上下打点,他一天能卖400箱到600箱蔬菜,今年这种情况急剧减少,连50箱都卖不出去。

    刘建国说,以前春节前,不少单位找他大量购买整箱鸡蛋用于发福利,今年几乎没有这样大批量购买鸡蛋的了,仅靠零售根本卖不动,价格肯定不如往年。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统计科副科长胡智胜、寿光市顺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崇山等业内人士认为,入冬以来气温偏暖、畜禽存栏量较高等因素造成蔬菜、肉、蛋供应充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物价。

     逢节必涨”怪圈能否就此打破?

    专家认为,今年春节前较多商品价格较低,有利于降低百姓过年的经济负担。不过,要确保平价年货篮不成为一阵风,仍需从源头和制度入手,加强“三公”经费监管,使民间需求成为节日消费的真正主力,并兼顾好农民和养殖户,避免“价低伤农、价高伤民”。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卫国认为,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反四风”等禁令效果较为明显,但当前仍须将其制度化、法制化才能巩固这些成果,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监管,让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观念深入人心,防止时间长了一些禁令走过场或一阵风。

    还有专家认为,要打破“逢节必涨”怪圈,还要大力培育“民需”及时补位,并兼顾好农民和养殖户利益。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打破“逢节必涨”怪圈关键是要打造一个健康消费体系。在当前公款消费大量减少之时,要采取多种措施为民众增收,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兜底,让民众敢于花钱,让“民需”及时接力“公需”,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不少专家认为,价格过快上涨加重市民负担,而过快下跌也将打击农民积极性,为后续大涨埋下伏笔。当前,不少农民和养殖户在物价下跌中遭受了损失,缩小了种植或养殖规模,这可能导致来年物价大幅上涨。因此,要想打破“逢节必涨”怪圈,必须要照顾好农民和养殖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