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副市长徐昊:冷静沟通避免误解

28.05.2015  12:26
原标题:贵阳市副市长徐昊:冷静沟通避免误解

人物简介

徐昊,男,汉族,1968年9月生,浙江宁波人。198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财经学院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工业和信息化、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

2015年5月20日,贵阳市一栋9层居民楼倒塌,有居民被困。有记者在现场拍摄时遭到工作人员阻拦,当亮明身份后,被当地工作人员抢夺相机。当事记者称现场指挥抢夺相机的,是贵阳市副市长徐昊,此事立即引起争辩。

舆情要点

被指抢夺相机

5月20日11时30分,贵阳市云岩区头桥海马冲街宏福景苑一栋9层居民楼倒塌。垮塌居民楼共有住户114人,已确认98人安全,有16人未联系上。@微博贵阳称,连续降雨致山体滑坡造成居民楼垮塌。

小区居民指出,贵州多山,房屋建在山体附近的现象较为常见。垮塌的房屋建于2003年,从2008年起,小区居民曾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反映过房屋主体开裂的情况,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房屋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新华社客户端在傍晚发布消息称,赶往现场采访的记者欧东衢在亮明身份后,仍被阻挡拍摄。有工作人员现场指挥:“把他的相机收了。”经了解,指挥抢夺相机者是贵阳市副市长徐昊。事发后,“副市长不抢险抢相机”的说法广为流传,舆论批评徐昊缺乏媒体素养,其本人的个人简历被网友扒出。

当地回应:否认副市长“不抢险抢相机

当事记者:冲突确实发生

当日19时许,贵阳市委宣传部作出回应,否认副市长抢夺相机。@微博贵阳通报称,垮塌发生后,为确保救治工作有序开展,公安、安监等部门在事故现场采取了警戒措施。12点半至13点期间,部分市民获悉此事后相继涌入现场,给现场施救带来不便,其中一男青年在未亮明记者身份情况下,手持相机希望闯警戒线进入警戒区域照相,与现场指挥和维持秩序的相关工作同志发生争执。经劝说后,男青年自行离去。不存在相关指挥负责同志不抢险抢相机行为。

通报发出后,当事记者再次回应,叙述现场细节:“现场工作人员抢夺相机,推搡记者。我和文字记者王新明两人把记者证高高举起,周围群众应该都看到了这一幕。”并公布了一组拍摄到的现场画面。画面显示,在警戒线外,确实发生了冲突。

这几条新闻反复刷屏,扩大了楼房垮塌事故的影响力。按照此前官方公布的事故通报,“因连续降雨导致山体滑坡”应属自然灾害,小区居民本来就有所质疑,而“副市长抢相机”这样如此吸引眼球的关键词一出,加深了这种质疑,网友纷纷揣测在天灾背后,是否存在“人祸”因素,衍生出了次生舆情话题。在舆论反转的过程中,徐昊本人和他的行为是否得当,成为议论落点之一。在微博上,采访是否应该让位救援,也有广泛的讨论。

媒体评论摘要

不断有基层官员或某些力量阻挠新闻报道的消息出现,看来这构成了此类摩擦的主要方面之一。但事情的确还有其他方面,基层的事很难归类于标签化的描述,一事一议可能更公道。中国在变化,大变化来自基层具体变化的累积,如今的灾难报道要比过去开放多了,基层政府在仍有顾虑的同时也在适应这种开放,或主动或被迫做出调整。

回到贵阳灾难现场,我们不认为警戒线附近的摩擦是件“大事”,无论互联网上对这一纠纷倾注了多少注意力。塌楼里的救援情况更值得牵动人心。——《环球时报

事故现场,次生安全问题是一线指挥不可能不考量的因素。但是,出了事故,人还没救出来,原因还没彻底查明,对于外围的一举一动的关注程度如此之高,情绪的冲突如此激烈,而各自的表述出入却如此之大,可见现场指挥人员对于外围的防备,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纯粹意义上的安全之虞。人们在这场纠葛中,似乎隐约看到了一些地方官员面对事故时,首先想到的是控制信息的扩散,这种应对媒体和舆情的群体性思维惯性,正是权力习惯性的简单与粗暴,在突发事件中屡见不鲜的集中反映。

领导冲在事故一线,不论指挥效果如何,但至少在姿态上也是蛮拼的。如何将拼命的精神更多地用在科学得当的指挥上,而不是用在与媒体报道权利与控制信息传播的血拼上,我们的很多官员,还有很多的法治素养、政治素养需要历练。否则,很容易给政府形象和社会添了麻烦,也容易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钱江晚报

网友评论摘编

@枫枞心晴:第一,“近一点,再近一点”是记者的职业本能,受访者总希望给媒体划一条“警戒线”,“什么问题不能问,哪个角度不能拍”,使得报道最大限度地对自己有利,记者的想法是设法的突破这条线,同时又不能把采访搞砸。第二,让自己取代新闻本身成为热点,是败笔而非荣耀。

@蒙小呆:难道让任何人随意进出受灾场地吗?不怕二次垮塌造成无辜人员伤亡吗?

@申炜MU:翻了翻报道,抢夺相机在警戒线以外,这和记者牛不牛有什么关系。记者是否受到尊重,是这个社会前进的标志,没有监督就不会有真实的声音。

@非典型性交警:记者证是通行证哪都可以去?多少次我们现场正处理突发事故,不让其他人进入,一是保护现场,二是怕出现啥危险,也是好心。结果总有一些记者要进入现场,还非要让正忙着勘察现场的警察给他说什么原因导致的事故。我没调查我知道什么原因?

@绿茶茗香:这个“被阻挡拍摄”用词应该是准确的,而先前的所谓“抢夺相机”渲染成分浓重了。救灾处置中,谁也不能为申一己委屈而大肆“鸣冤”,制造热点决不可取。灾害处置面前谁都别轻易喊冤而失位,失德。

舆情点评

围绕徐昊在现场的做法,当事双方的回应各有支持者,网友认为说法出入很大。其实如果梳理事件细节,并没有根本上的对立。贵阳官方没有否认现场有记者采访,并且承认现场曾发生争执,这一点在双方描述中存在交集,只是细节说法上的不同。纠结细节的意义不大,无助于汲取经验和教训。

事故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还有待专业机构进行调查,但无论哪种灾害,救援现场总是有些危险和忙乱。试想当徐昊等领导指挥救援队开展工作时,当然希望有个不被打扰、易于施救的工作面,封闭现场是对其他人员安全的保证。例如,在多次抗震救灾中,媒体呼吁志愿者和无关群众不要轻易进入灾区,正是基于同样原因。

而记者同样是在履行职责,很多有媒体工作经历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在现场总有再近一点的冲动,从而拍出更好的照片,了解更详实的信息,写出更真实的稿件。这既是工作要求,也是受众的信息诉求。可以说,徐昊和当事记者的初衷都没有错,与其说是冲突,不如理解为双方工作性质不同,误会引起了一个小摩擦。遗憾的是,小摩擦最终变成了公共舆论场的口水战。

这再次让我们看到官员与媒体存在的沟通障碍。身处现场的官员应该了解到,救援工作固然重要,公众在同步关心救援进展,现场记者的镜头仿佛公众的眼睛,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徐昊之所以“摊上事儿”,正因为相机是冲突的核心之一,让公众以为他在隐瞒什么。加之在人们印象中,出现负面新闻时,涉事单位总是习惯遮掩。

在塌楼事故后,官方率先发布了消息,跟进更新救援进展。至少截至当前,还没有当地政府隐瞒事故的证据。所以,没有必要按照经验和规律站队,可以视为一起个例。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在应急事件的分工上如何更加完善,双方克制情绪,各自找到该找的人。另外,废墟下依然压着生死未卜的居民,他们的安危更值得关心。而我们也发现,经历过几次“舆论反转剧”的网友,观点表达已趋向理性,根据一方说法站队的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期待对方回应,做到兼听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