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赣剧博物馆在湾里开馆 力争活态传承赣剧文化(组图)

23.03.2015  00:01


领导为赣剧博物馆开馆揭幕。


赣剧博物馆开馆仪式现场,围满了前来参观的群众。


学生在赣剧博物馆内认真地观看脸谱。


陈列在赣剧博物馆内的弋阳腔和青阳腔脸谱面具栩栩如生。


开馆当天,江西省赣剧院在太平镇心街古戏台公益演出折子戏。


江西省赣剧院的演员正在倾情献演。


演员表演很精彩。


男女老少都在观看折子戏。(本组图片由记者陶望平摄)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3月22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中国首家赣剧博物馆22日上午在南昌湾里区梅岭风景区正式对公众开放。今后,来梅岭欣赏自然山水风光的游客,还可以到赣剧博物馆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并能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欣赏经典折子戏,享受非遗文化盛宴。

  新落成的赣剧博物馆坐落于湾里区太平镇心街。馆内分为三大展区,将赣剧的唱腔起源、赣剧的名戏名角和赣剧的发展传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娓娓道来。展馆内除了48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外,还陈列了包括赣剧脸谱面具、文武场乐器、戏本、戏服、唱片等诸多珍贵实物展品,让人们零距离了解赣剧的前世今生。

  开馆当天,江西省赣剧院还在太平心街推出精彩的公益演出活动。赣剧艺术家们当天上午演出《雕窗投江》、《春草·抬轿》,下午则演出赣剧经典折子戏《清风亭·拾婴》、《牡丹对药》,让市民一次性过足戏瘾。

  国家级“非遗”赣剧拥有600多年历史,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是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几百年来在全国13个省份繁衍、“改调”出了47个地方戏曲声腔。江西于1953年成立江西省赣剧团,涌现了杨桂仙、潘凤霞、段日丽、涂玲慧等一批老赣剧艺术家,《荆钗记》《还魂记》《窦娥冤》等经典名剧也被广为传颂。

  江西省赣剧院原艺术室主任陈庆陶介绍,馆内最有意义的展品是一只团扇,这只团扇是著名赣剧表演艺术家潘凤霞在演出中使用的。作为当时的赣剧第一名旦,潘凤霞得到了毛泽东“美秀娇甜”的赞誉。

  “现在团里已经没有编剧了。最后一名编剧黄文锡老先生已经退休整整18年了。”陈庆陶有些遗憾。据悉,江西省赣剧团目前正在培养年轻一代的赣剧演员,2014年新招录的“赣剧七班”40名学员目前正在河北的艺术学校学习基本功——毯子功和把子功,预计4年后将回到江西继续深造“唱作念打”。

  记者了解到,近60年,赣剧的传承颇为艰辛,一度面临无接班人、无演出场地的困境。上世纪50年代初,南昌市尚有20余个老剧场可以方便群众看戏,如今因为城市变迁已寥寥无几。随着岁月的变迁,江西演出赣剧的院团目前仅有江西省赣剧院、鄱阳县赣剧团、乐平市赣剧团3家,而赣剧辉煌时江西最多有十多家演出的剧团。

  “文化传承政府应当有所作为。在了解赣剧传承的困境后,我们主动提出为省赣剧院免费提供固定的演出场地,同时出资修建赣剧博物馆,希望将太平镇心街打造成为传承赣剧艺术的新舞台。”湾里区太平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夏辉介绍,太平镇和江西省赣剧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期间,赣剧艺术家将在古戏台进行“活态”传承,镇民和游客可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欣赏经典折子戏,享受非遗文化盛宴。

  陈庆陶说,多年来位于南昌象山南路的省赣剧院经常在附近的三眼井休闲广场进行演出,培养了很多赣剧的观众,如今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省赣剧院即将被拆除。陈庆陶希望省里能支持省赣剧院在原址进行重建,并建设赣剧非遗广场,“建设非遗广场,可以与绳金塔、新四军军部旧址等景区串联起来,提升西湖区的旅游品味和文化底蕴,让更多的外来游客能欣赏到赣剧的独特魅力,更好地弘扬赣剧文化。

  当天上午,南昌市戏剧家协会会员萧德齐也来到了赣剧博物馆参观。萧德齐认为,赣剧博物馆的建成开馆,把历史悠久的赣剧文化印记留存下来,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是一定不能博物馆化,还要进行活态传承和弘扬,要寻找失去的文化尊严。”萧德齐略显沉重地说,苏州已经把昆曲《牡丹亭》推向世界,风靡全球,而作为《牡丹亭》创作者、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故乡的江西则明显推广力度不够。

  萧德齐认为,江西各地政府应把赣剧文化的传承推广和当地的旅游产业进行联姻,在做强江西风景独好这篇旅游文章的同时,融入更多赣剧文化的因素,创新赣剧的表现形式,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延伸阅读:传承戏剧文化迫在眉睫

  中国的戏剧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由于种种原因,从宋代开始逐渐兴起、发展而来的戏剧正不断散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农民工进城,地方戏曲呈现迅速消亡的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对此十分着急,连续三年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杨承志建议,在北京兴建国家级戏剧博物馆以及建立中国戏曲剧目影响资料库。在她的畅想中,“未来大家可以在这个博物馆里看到全国所有的经典剧目”。

  杨承志表示,从宋代到20世纪,我国各民族地区曾形成374个剧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到2012年已减至286个剧种,而且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不断减少,戏曲编导、声腔设计等人才出现断层。“年轻人对戏剧也不感兴趣,未来我们不在了,谁来继续传承戏剧?”杨承志无奈地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提出,戏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应从儿童、少年抓起。戏曲教育要遵循戏曲艺术规律,要注意目前戏曲教育中表演基本功弱化的趋势。同时培养青少年观众,把戏曲进校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还可派优秀院团进校演出。

  王文章建议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演出”来促进院团为群众多演出,特别是每年的传统节日期间。同时还要大力促进发展民营戏曲表演团体,包括支持业余演出团体,对为基层群众演出作出贡献的民营院团给予奖励。还要加强对地方戏曲剧本的挖掘整理和出版,加强对地方戏曲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